如果我没有记错,中国足球加入FIFA已经许多年了,而中国足球的国际排名也长期在100名左右徘徊,但为什么和国际足联其他会员国相比,中国足球至今仍然顽固地强调自己的特色,仍然顽固地拒绝和国际足球的主流接轨?
让我生出以上疑问的最新事例,就是中国足协刚刚公布的国内球员转会修改条例,传说中的全面接轨,最终还是被中国特色所代替。而这所谓的特色,很多都是让人哭笑不得的规定,甚至有些前后矛盾,比如很多人已经发现,按照新的规定,只要俱乐部给球员一年加一块钱工资,球员就必须和俱乐部完成续约。也许本来是想堵上漏洞,没想到新的规则却产生了更多的漏洞,埋下了更多的隐患。
据说接轨之所以流产,是因为国内俱乐部集体抵制自由转会,这情景,和当年的博斯曼法则通过之前一样。博斯曼最终长期失业早早退役,也和他让很多俱乐部损失惨重有很大关系。俱乐部当然不希望自由转会,欧洲也是如此,中超当然一样,问题在于,中国足协万万不应该因为俱乐部的抵制,就放弃了这一次难得的全面接轨的机会。
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周海滨。周海滨自由转会去了埃因霍温又怎样呢?现在不是还要回来,而且炒来炒去,没准他回来还是要回山东鲁能。当初逃走的大兵现在主动要回来,这就充分说明了,自由转会没那么可怕,且不说俱乐部之间有默契,球员其实也会做选择。俱乐部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优越条件和良好环境,让球员主动选择你,而不是迫于无法自由转会,不得不选择你。
既然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接受了合同到期可以自由转会的游戏规则,而他们的足球水平或者联赛水平也并没有因此降低,甚至各队实力还变得更加平均。人家都不怕,中国足球怕什么?
很多球员看到新的转会规定,肯定是眼前一黑的,要我说,在中国这样的足球环境下,球员果真要动歪脑筋去做点坏事,那也是被俱乐部逼的。
同样让人失望的,还有假球黑哨案。昨晚的《焦点访谈》,我们看到了穿红马甲的几位昔日足球圈中人,同样,我们也终于获得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有关方面之所以开始调查此案,源头是因为新加坡方面向中国发出的一个针对王鑫的红色通缉令,这个发现,让我多少有点失望。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王鑫等人在新加坡制造假球出了事情,他们曾经在中国足坛干过的那些坏事,至今都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是不是到此为止了?我相信,这是很多人目前心目中最大的疑问,也是他们此时此刻的最大担心,难道过去这么多年,中超、中甲被操纵的比赛就只有广药当年的那一场中甲比赛?同样,我们看到了身为犯罪嫌疑人的尤可为,我在想,昨晚《焦点访谈》在播放的时候,坐在电视机前的、昔日曾经和尤可为工作过的那些“战友们”,他们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正在惶恐不安,还是已经长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终于侥幸漏网?
在足球领域,别再说什么中国特色了,一个世界排名100的足球落后国家,没有资格说什么自己的特色。其实何止是世界排名,几天前亚足联年度颁奖,中国足球唯一的收获还是和女足有关。可想而知,即便在亚洲范围内,中国足球如今的地位,也足以让每个还在关心中国足球的人感到不安。
(姬宇阳)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