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方体育林龙跃:换个角度说朱骏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12:39  东方体育日报

  一个人,偶尔说句呛人的话,是失言,张嘴就是呛人的话,叫秉性。一个人,偶有怪谈奇论,叫灵感,一心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叫策划。

  朱骏,便是后者。足球于他,既流露秉性,又展现策划。

  也就只有这样的人,会不知天高地厚地说——“我对足球的了解,走在了大多数人前面”,会不知好歹地说“全国人民最爱申花”。前一句,让全世界最了解足球,尤其是中国足球的足协衮衮诸公哭了。后一句,让深感申花深情厚谊的深圳、南昌诸队笑了。

  这些典型的朱式语言的背后,是申花投资人一向自诩的“个性”。不过,我一向对活语言如何拯救死足球犯迷糊,所以始终未能领会其中精义。在我看来,朱骏的种种阔论,与大多数足球人寡淡无味的话语相较,自然比下有余,但如果想听人耍嘴皮子逗乐解闷,我还是宁可选择郭德纲或者周立波。

  当然,今天不是为了批评朱骏。老实说,今日中国足球之惨淡,非一人一时之过,而周遭摇旗呐喊者虽多,真正敢投入资金和精力续其薪火的,却实在寥寥。朱骏能够在此惨淡之秋接手申花,一干就是三个赛季,仅此一点,功不可没。何况,有时候朱骏的取巧和较真,也客观上在帮着中国足协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比如中超收官战之后的名次之争,针对足协章程中的积分相同球队的排序问题,申花方面便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尽管足协作为立法者,对章程拥有最终的解释权,申花申诉失败顺理成章,但朱骏的质疑,无疑会使中国足协在未来制定类似规则、章程时,更加细致、务实和周全,以更好地保证赛事的公平、公正。

  类似的例子,还发生在上个赛季的“洗牌门”。朱骏的取巧,虽遭人诟病,但事件暴露出来的同样还有中国足协在规定上的漏洞以及处置上的无能和无力。正是有朱骏这样的“投机分子”存在,反而为中国足协树起了一面放大其缺陷的哈哈镜,啼笑皆非之余,也有发人深省之处。

  无缘亚冠的朱骏说:“错也要错到底。”告别中超的宋卫平说:“活该。”两人的强硬和决绝代表的是在中超越来越强大的民营资本的声音。资本不是遵命主义,他们尽量遵守规则,但一有可乘之机,他甚至企图利用规则,游戏规则。资本不会成绩至上,他们追求名次同样追求眼球,着重于谨慎投资,仔细核算——比如朱骏,尽管坊间也盛传过他的拷克箱,重奖令,但这几年来对申花的投入产出比如何,他想必早有估算,稳稳掌控。

  中超在嬗变,民营资本的全方位进入,是大势所趋。而面对更多民营资本的介入,作为联赛组织者和管理者的中国足协,应该宽容接受,积极应对,既要梳理制度,又要调整心态,惟有如此,磨合才能快一点,中国足球的发展,才能顺利一点。

  所以,至少从这个角度,不妨给朱骏一点掌声,为他倔强的“个性”,更为他给中国足球辟的蹊径,出的题目。

  文/杨龙跃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中超联赛第30轮专题 

更多关于 朱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