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汇报:中国体育如何转身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0月31日09:04  东方网-文汇报

  第十一届全运会前后,中国体育被赋予了一个华丽的词语:“转身”。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中国体育正在努力实现战略性的转型。北京奥运的辉煌,为中国体育顺势转身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山东全运的成功,为这种转型积蓄了启动的力量。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转身,然而,从思路的提出到目标最终的实现,从升帆启程到抵达胜利港湾,这将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旅程。

  ①结构失衡根基萎缩

  体育强国的标志性内涵,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第一,广泛的体育参与人口,形成庞大的体育运动基础;第二,发达的体育产业,繁荣的体育消费;第三,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水平,在奥运会上名列前茅。这是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在接受采访时为我国实现体育强国勾画的蓝图。

  以目前我国体育的现状而言,参与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增长。最近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我国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总人口的28.2%。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有占七成以上的人,很少或者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是一个很不乐观的数字。

  就单纯地从竞技体育的层面上分析,我们在奥运会金牌榜上名列前茅,也是在为数有限的项目中取得了成绩。这些项目,有的是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等,有的则是在全球开展不是很广、影响不是很大的边缘性项目。正如体育总局已经注意到的那样,我国在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数量可观,但是项目的结构很不合理。我们在田径、游泳、三大球等有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上水平不高,收获甚少。

  结构失衡是问题的横向显现,根基萎缩则是问题的深度困惑。记者在最近的一些采访中获悉,我国竞技体育的基础均出现了一定的萎缩。目前,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参加体育训练的家长越来越少,愿意参加艰苦的专业训练的孩子也呈骤减之势。

  ②独家经营后劲不足

  竞技体育根基萎缩,不仅体现在一些冷门项目,而且在向足球、排球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热门项目传染。

  前不久,我国男足U16国家队在亚少赛上被东帝汶队逼平,主教练抱怨说,在这个年龄段全国注册的选手不足300人。中国女排在亚锦赛上负于泰国,引起全国性惊愕,国家队前任主帅陈忠和为现任主教练开脱,说目前可供国家队挑选的人才仅三四百。

  这些数字,因为有了轰动性的失败才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实际上,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不少运动项目的开展,不是自下而上扎根牢固的广厦大屋,而是自上而下的悬阁吊楼。这些运动队不是聚沙成塔的合理的金字塔型结构,基础很狭窄,结构很脆弱,有的甚至就是竹竿型结构,全国的基础人才大多在数百人。就是目前广受民众喜爱的足球、篮球等,也是人数多、人才少。好在我国的竞技体育具有很高的“精加工”能力,譬如女子垒球、女子曲棍球等,全国参与的人数多则三四百少则两三百,垒球因为有李敏宽教练而一度占居世界第二的位置,女曲则因为有金昶伯教练,去年登上了奥运亚军的领奖台。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以奥运金牌为最高目标的竞技体育形成了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重顶端轻基础的弊端,这是结构性缺陷。而竞技体育由体育行政部门独家主办、独家经营,忽略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漠视了社会体育的巨大功能和资源,这是功能性缺陷。在人才培养上“唯金牌论”、极端锦标主义的功利化倾向,造成了相当数量的运动员在文化学习上的缺损,这种高风险、低产出模式让许多有志于此的青少年及其家长望而却步,这是文化性缺陷。与此同时,一些貌似有体育特长而未必有多少潜质的人,因为在其它方面工无收获、学无专长,被动进入竞技体育的领域,反而造成了体育人才培养的非良性循环。

  ③回归校园合作共赢

  一位省市体育局老领导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后备乏人、基础萎缩,青少年远离竞技体育,这是多年来我们违反人才规律,忽视运动员文化教育必然遭受的惩罚。

  跨越了北京奥运巅峰的中国体育如何继续前行,竞技体育如何转型,“教育”和“校园”一定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我们由体育部门独家经营的竞技体育在创造了北京奥运辉煌之后,必将重新审视今后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进而发动社会力量,挖掘社会资源,举全民之资源,共同举办竞技体育,让竞技体育融入于社会之中,让全民共享体育发展之成果。如此说来,这是“全民全运”的更高境界。

  在社会办体育中,教育办体育更具有后续力、可持续。教育本来就包含着体育,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部分。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先生曾经说过:体育是一种教育。

  不知什么时候,体育被隔离出教育,体育和教育被人为地对立起来。体育的教育功能、教育作用,是数千上万课堂灌输家庭作业所无法比拟的。体育可以完善人格,可以强筋骨、强体魄、强意志。学校有良好的体育运动设施,还有大量的体育教学研究资源。

  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而没有文化的体育则是畸形的体育。

  我国正在探索一种“体教结合”的模式,但是这种探索目前还停留在一种比较功利的低级阶段。体育部门为了安置运动员的出路,教育部门复制着精英体育的争光计划。运动员依然享受不到应有的文化教育学习,而学校里的莘莘学子不能完全享受运动的快乐。运动员大学生大多仍为“挂牌”大学生。“体教结合”步履蹒跚,“体”与“教”依旧“异床异梦”。在现有的探索中,名校试办运动队就有号召力、有生命力。

  一位正在从事“体教结合”实践的老教练说,他不赞成“体教结合”的提法。体、教本该一体,所谓的“体教结合”实质上应该是体育回归教育、回归校园。让社会办体育,让教育部门办体育,体育部门要学会放弃争名夺利,学会“让利”,有合作、共赢的大度与器量。

  袁伟民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有些训练模式是独有的,也是有偏颇的。一些项目从早上起床后开始训练,上午练、下午练,有的晚上还要练,10个人可以练出五六个世界冠军。人家不是这样练的,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上学的时候上学,只是一部分时间用来训练。如果人家像我们这样练当然也可以练成“梦之队”。为什么人家不是这样练?为什么我们要这样练?我们还要继续这样练下去吗?

  社会办体育,竞技体育因此奠定了广泛的产业基础;学校办体育,竞技体育因此才会有雄厚的人才基础,才会有更强大的发展动力。这样,中国竞技体育的成功转身,不会是一个太遥远的梦想。本报记者叶志明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十一届全运会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