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感谢山东为我们奉献了一场全运盛宴。全运会曲终人散,但由全运引发的举国体育新格局与重新构建国人体育心态的话题,才刚刚开始。
1979年第四届全运会,身穿印有“北京”二字运动服参加围棋比赛的聂卫平,正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年代。恰如袁伟民在他的回忆录里所说的那样——那个年代,我们需要用体育的金牌证明“我们行”。
从第四届全运会到昨天闭幕的第十一届全运会,30年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已经不再是一句运动式的最高指示,而是国人从身到心认识生命的行动体验。
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和“体验”,30年后,你却很难把要依靠吸氧才能完成比赛的聂棋圣看做运动健将;很难把可以轻摇折扇、大口吸烟的对局室当成体育竞技场……有了这样的疑问不是坏事,而是证明了体育真正的内涵和外延在我们的心目中越来越清晰、明了。中国围棋的强大源自于雄厚的民间基础,这种金字塔式的成才模式可以作为其他体育项目发展的榜样。仅从这一点说,围棋在中国,就必须被当做体育项目来对待。
现在体育界的热词是“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但是中国的体育如何由大变强?除了必须在田径、游泳等基础项目以及三大球等热门项目的成绩上寻求突破外,在体育的真正含义和管理机制上克服一个个“传统”,才能从根本上奠定体育强国的地位。体育,原来不仅包含着竞技场上的一金一银、一分一秒,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丝一毫。
大国体育是靠发展了体育运动,来增强人民体质;强国体育则相反——先增强人民体质,再推动体育运动发展。
(李宏文)
A31 全运昭示中国田径真实现状
A30 足球不幸“代言”三大球
A29 彭帅、刘子歌的非典型成功启示
A28 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