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颐武:高大全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0月28日09:48  体坛周报

  十一运会已接近尾声。我们都期望这是中国体育的一个盛会。当然本届全运会也完成了它的流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毕竟除了刘翔这个亮点之外,整体难免显得平淡和社会关注度不够,反而是一些负面新闻和传闻沸沸扬扬,成了媒体和网络焦点,引发了诸多争议和讨论。虽然其中可能会有一些偶然因素,但确实凸显出全运会本身所遭遇的尴尬和困难,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中国体育所面对挑战和困难的一部分。

  全运会的社会关注度不够,追溯其源头是公众的认同感不够。现在的中国体育已在全球体育格局中占据了关键位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51枚金牌标志着中国专业性竞技体育所达到的高度,过去全运会所具有的全面反映中国竞技体育成就、影响力的角色,其实已被全球性平台所替代。公众通过电视转播能欣赏到全球最高水准的赛事,以及中国最高水准运动员在其中的优异表现。在全球性平台上,我们能感到一种国家认同感,虽然体育是人类共同的向更高目标的开拓,但认同感依然是重要的情感和兴趣来源,因此对于一些甚至公众关注度并不高的项目,但只要有中国运动员参赛,我们仍然会有热情。

  全运会的公众关切度短板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在“国内练兵,国际拼搏”的一盘棋中,它并未显示出其特异性。其次,为省争光,对于一省一市的体育界可能具有重要意义,但对全国体育受众则明显缺少吸引力。同时,各省市之间人才流动频繁,相互挖角时有所闻,导致省籍概念在体育中的意义越来越淡化,使得比赛缺少观众认同意识。第三,运动员高度专业,缺少像社区英雄或民间英雄的传奇性色彩,公众缺少必要的切入点。于是,除了像刘翔这样本来就具有极高关注度的运动员之外,其他项目和个人就难免缺少热点。

  上述种种,使得全运会越来越封闭在体育界之内。一方面,体育界之外,全运金牌意义没有世界冠军大,难以成为焦点;另一方面,对于各省市体育官员来说,这确是生存发展命之所系。没有成绩,本省市体育发展就没依托。对于全运会,时常有人批评这是体育官员的政绩工程,其实不一定准确,因为全运成绩确实为某些项目的运动队、运动员挣得了继续发展的空间。

  中国竞技体育由于其“金牌战略”的特点,在一些并没有多少公众关注度的相对冷门的项目上有着相当多的投入,但其中能达到奥运或国际水准的仅仅是金字塔尖上的一部分,对于那些平时没有机会参与国际比赛或进入国家队的省市运动员、教练员而言,全运会称得上是其竞技生涯成就的最高点,关乎整个项目在该省市体育格局中的地位,也关系到资源分配和运作。

  应该说,中国竞技体育在传统专业化的路线上,部分项目的人才储备相当丰厚,确实存在着相对产能过剩的困境。但世界冠军只有一个,大批中层人才辛苦训练,资源投入也相当不少,但最后却无法引起起码的公众兴趣。于是,全运会就成了一条拥挤的羊肠小道,不少负面新闻,其实正来自于这种省市间的激烈竞争。

  因此,全运会的发展,一方面应该增强观众的认同感,进一步激发公众关注度,这就需要找到专业和业余的连接点,找到竞技体育和全民体育的连接点,应该在各省市有更多的民间性选拔和地方性体育活动公共空间的开拓;另一方面,需要对国家、地方和大学等不同体育资源的配置进行更加合理化的制度安排。目前全运会所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专业体育机制和其他各种体育存在之间并未取得更好的互动和更合理的运作机制所致,未来,如何在市场化体育、民间性体育和国家的专业体育机制之间,寻求一个新的平衡点,将是中国体育人的挑战。

  十一运会过去,留给我们的思考仍然会延伸,中国体育在创造了奥运辉煌之后,当然有能力为全运会找到一个更理想的新的生存形态。我们期待着。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十一届全运会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