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体育报:让体育成为社会时尚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0月21日18:34  中国体育报

  潘恩

  全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经过北京奥运会的洗礼,见惯大场面的国人对全运金牌的认识已经不像从前了,人们茶余饭后似乎更愿意关注举办地的民生、生活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等,比如国内已经有专家明确指出,全运会主办权的获得,已经成为某地经济发展和当地幸福指数的体现之一,这和理查德·拉雅宾(《幸福·新科学研究》一书作者)所说的“顶级赛事的举办,是一个地区社会自豪感的表达,是一个地区幸福指数的直接反射。”一个道理。比如,北京举办奥运会就是该论点的有力论据之一,包括上海大师杯,只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强大起来的中国才有能力圆梦百年。

  全运会在山东举办的确具有其文化恢弘的一面,齐鲁文化的博大和智慧让人心生无比敬意,而其更有象征意义和启示作用的则是“全民全运”的主题口号,她鲜明地表述了一种可能在社会出现的美好时尚。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当时间的长河倒流三十年,我们这个社会鲜明的社会时尚是什么?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谁都会永久记忆,那就是文学。当年街头巷尾热议的无不是《第二次握手》、《班主任》、《伤痕》,包括电视剧《渴望》,以及青春诗歌、报告文学等等,文学是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一个理想的出口,文学几乎成为整个社会青年人最著名的流行时尚元素之一。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文学的胜景不再,原因多如牛毛,但最重要的是社会潮流滚滚向前,时尚元素亦不断更新。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有人明确指出,现在是到了体育引领时尚的时代了。一国之兴衰,看一国之体育;一国国民之健康,看一国之体育。

  山东的GDP如今已经赶超全国第一的广东,当然办全运会理所应当而且能办得很好,山东的十七个城市的不输奥运会的漂亮场馆就是明证。其实,全运的话题也就是体育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的话题,文学的胜景不再,音乐美术有高人但好像远远不及中国体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对此,我很赞同北京大学博导周小仪先生的观点:让中国体育成为文化建设的先遣队、宣传队和远征军。这话说得非常好,中国奥运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体育的大美和无与伦比的力量。全运会上我们依然看到了这种神奇的力量。在刘子歌和谢智身上,我们读出了一种青春飞扬的逼人火焰;在张娟娟和杜丽失利的背影中,我们悟到了人生的玄妙和秋风况味,同样也是一种运动之美;还有张琳、易思玲以及上海艺术体操队美不胜收的“千手观音”,当然还包括北京马拉松赛场上的“灰太狼”和“喜羊羊”,无论老少人们参加运动,金牌的意义是其次的,更大的意义在于强身健体,强我中华。

  五十年全运会的历程,怎么说也是半个世纪了,半个世纪来中国体育的壮丽征程已经告诉我们,告诉如今的国人,什么是国家的荣誉,什么是奋斗,什么是生活的意义,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切,在全运会的赛场上,你同样都能找到答案。(作者为本报总编室副主任)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十一届全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全运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