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柳芳:国人在体育文化上的低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0月20日10:27  《最体育》

  当网球、斯诺克和F1这般被视作高端的赛事越来越多的在中国举行时,却更明显反映出了国人在体育文化上的低端。

   文/柳芳

  “切切,切切……”在中网男单1/4决赛萨芬与纳达尔的天王山之战中,瑞典裁判嘴里不停的发出这串奇怪且别扭的声音,而每次他随后的动作更让在场的观众觉得别扭:先是单手下压示意大家坐下,然后把食指放在嘴唇前,做出禁声的示意。

  他实际想说:“谢谢,谢谢”,并请观众安静。事实上,这场本届中网最精彩的比赛,不是在欢呼声中开始,而是在一声极其洪亮的手机铃声中拉开的战幕。

  在萨芬告别战的前两天,彭帅和莎拉波娃的女单比赛刚开始时,球场里突然传出了一声莎娃招牌式的尖叫,不过声音却是来自于看台,而非球场中央的莎拉波娃,现场随即一片笑声。当比赛到了彭帅的第三个赛点时,莎娃上网,尖锐的“莎式尖叫”再度出现,不过仍然不是来自莎娃自己,这声尖叫明显影响了俄罗斯红粉,她的接球动作稍显犹豫,送给了彭帅最后一分,自己被淘汰出局。

  网球被归为高雅高端运动之列,但在中网看台上,依然不乏把北京莲花球场当做西三环莲花池长途汽车站的喧嚣看客,中网六年,从赛事组织到观众素质,各方面都已有很大提高,但仍有不在少数的老鼠屎不断败味。

  中网的盗版“莎式怒吼”虽恶劣,但起码还有点娱乐效应,而4月份在北京举行的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上发生的一幕着实丢了中国人的脸。在瑞恩·戴与希金斯的半决赛中,一位开闪光灯拍照的观众在被裁判制止六次后依然我行我素,坚持“我最闪亮”,终成中国公开赛历史上首位被逐出场的人。

  在上海斯诺克大师赛上,观众举起了“静”的大牌子,不仅是起个提醒作用,更像是无奈的自嘲。国外的斯诺克比赛中,裸奔是特色,著名的“吉米跳”光着屁股闯进场地,观众尚能报之一笑,当做紧张比赛的调节时间。倘若看到漆黑的看台上闪光灯一片以及听到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聚精会神的球手无疑像是置身于闪电雷暴之中。在英国,摄影记者至今还只能隔着玻璃窗拍照。

  英国人遭受中国Fans“迫害”绝不仅仅只限于斯诺克赛场,已经结束F1车手生涯现担任BBC解说嘉宾的库特哈德和今年有望拿下车手年度总冠军的巴顿,都曾在上赛道领教过“白色恐怖”的厉害。2004年F1大奖赛中国站处子季,巴顿和佐藤琢磨在赛道上“较劲”时,赛道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白色塑料袋来抢戏。

  不过显然F1赛道上出现这些是不合适宜的,一旦塑料袋不小心被吸附在进气孔,十分敏感的F1赛车随时都有罢工的危险。06年练习赛上,塑料袋更是直接飞到了在赛道上飞驰的库特哈德的护目镜上,好在苏格兰老将经验足够丰富拨开了袋子,仅仅付出了牺牲时间的代价。

  2008年,北京成功承办了第29届奥运会,但在奥运会开幕之前一位主管奥运的高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08年最担心什么时,坦言自己还是为参差不齐的国民素质有一丝担忧,说白了就是怕部分过于“热情”的体育迷们丢了中国人的脸。

  提及中国人参与体育运动热情不够,还真有失偏颇。在北京、在上海,每每地铁到站时,下车的人尚未出来,外面的人就早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冲了进去。那爆发力,绝不逊于伤前的刘翔,那速度丝毫不差过牙买加闪电博尔特。当香港地铁喊出“听到嘟嘟声,停低你至精”的宣传口号时,京沪这两座内地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地铁线上依然上演着“野蛮游戏”。

  当网球、斯诺克和F1这般被视作高端的赛事越来越多的在中国举行时,却更明显反映出了国人在体育文化上的低端。

  李娜在北京奥运会上向着看台上不懂规矩的观众一句“shut up”喊醒了国人,也让人们意识到“人文体育”的存在。正所谓观棋不语真君子,某些热情过度的体育迷们是该适时闭嘴了。

  敬请关注:《最体育》大型策划“追杀科比”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网球频道专题 |2009-2010赛季斯诺克赛事专题 

更多关于 体育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