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体坛周报:奥运下半场的金牌博弈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0月16日12:12  体坛周报

  全运会曾是“奥运争光计划”的演兵场,如今它则演变成为奥运会的“下半场”,这一变化始于1993的七运会。之前,全运会在奥运会的前一年举办,为奥运会发现、遴选人才本是其理想和宗旨。然而在官位焦虑中辗转反侧的各省市体育官员,则一致将金牌榜视为护身符,由此导致运动员的培养周期不以奥运会而以全运会为轴心。国家目标与地方目标严重错位导致了严重的迷乱,随后,将全运会移至奥运会后举办,同时实行奥运金牌全运双计分,形成了目前上半场奥运会、下半场全运会的基本格局。而各地政府、人大对体育官员的考核,论功行赏或问责调离,一般都在全运年之后,综合奥运和全运成绩进行。

  上半场金牌失控的省市,自然指望下半场翻盘,而实际上,由于奥运和全运在计分上的深度捆绑,基本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各省市的金牌榜,就是十一运金牌榜的母版,翻盘可能性微乎其微。

  比如中原人口大省河南,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3枚金牌,2005年十运会金牌榜居第11位,而该省在北京奥运会上寸金未得则意味着,在十一运会上未战先落后同档竞争对手湖南、河北、天津、湖北5至7枚金牌。自北京奥运会结束,该省体育局就一直陷于重压之下,如今唯有期望奇迹出现,以挽回体育“中”省的颜面和官员的个人命运。

  不过,压力最大的还是东道主山东。最近三届全运会,1997年的上海、2001年的广东和2005年的江苏,东道主都夺得了金牌总数第一。东道主金牌大爆炸,这在坊间和舆论上已成为定律。山东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5枚金牌,底子不算厚,所以一直讳言在本届全运会上争夺金牌第一。但既然十运会江苏能从第五跃升至第一,那么作为十运会第四名的山东,有什么理由拿不到十一运的第一?

  目标往往不是由当事人自己制定,而是游戏规则使然,作为传统体育大省的山东,这次拿到第二也是失败。

  撰文/《全体育》总编 张路平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十一届全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全运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