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
十一运会即将开幕了。齐鲁人民为四年一度的中国体育界大聚会搭好了舞台。据说全运会的开幕式很值得期待,甚至可以与北京奥运会相媲美。中国全运会的规模,堪称世界一大奇观。
这些年,诟病全运会的声音一直不断。例如在高额奖金激励方面,各省市自治区互相攀比;全运会场馆建设耗资巨大等等。中国体育这些年发展神速,但参加奥运会的尖子选手毕竟是少数,很多运动员难有在国际赛场的表现机会,因此,泱泱大国,4年展现一次体育成就,来个大聚会也无可非议。但是归根到底,全运会之所以引发争议,恐怕和它的定位不太清晰有关。
过去说全运会是为奥运会做准备,现在看似乎不太切合实际。因为全运会是在奥运会结束一年之后才举办的。即使全运会上发现一些人才,但3年之后,其表现如何则很难说。若说是体育界大聚会,同样让普通百姓有些费解。一些群众喜欢的、我国又具有世界水平的项目,比如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女排等等,开幕式前就已经开赛,有的甚至结束了,精彩篇章在全运会期间难觅踪影,这自然令人遗憾,也让全运会赛事的悬念感和精彩程度大打折扣。如果放在奥运会上,这恐怕是难以想象的。既然我们办全运会,就应该遵循大型体育赛事的规律,否则,很难达到目的。
基层的体育工作者需要全运会,各地也希望通过全运会全面展示本地区体育工作的成绩;全运会也的确能起到拉动举办地经济以及加速城市发展、促进全民健身的作用。既然如此,各地都有热情,那体育主管部门就应该精心谋划,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体育节。
每届全运会,主办地都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既然过年,就应该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像个过年的样子。所以,下届全运会,倘若仍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赛前就把许多比赛提前办完,那还不如另找时间为好。全运会的定位的确需要体育主管部门认真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