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方体育丁佳霖:球霸讨薪 球员高兴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0月15日12:45  东方体育日报

  自从前几年中国网民发明了“球霸”一词之后,所谓的球霸现象在中国足坛可谓经久不衰。即便是衰如李毅者早已在球队内失势,也不再可能行使球霸之权,但好事者依然不忘在他被三停之后唏嘘一番。正所谓是一日球霸,终生球霸。

  球霸当不得,球霸同样也不好当。论个人能力,必须在队内独树一帜吧,怎么得也得有个最佳射手,国家队核心的挂名;论资历,当是无人能出其右,就算有,也得拉着入伙来个球霸二人组。当然,要做球霸,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得背靠大山。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想当年李毅反戈迟尚斌的年代里,试问有谁敢在大帝背后打枪,这样的球霸气势魄力勇气胆识兼而有之,堪称球霸中的战斗机。唯一欠缺的,就是少了点谋略。

  没想到的是,南粤足球在“天亮了”四年之后,再次踏进了同一条河流。除了财大气粗的山东队的一干人马,恐怕剩下的那群在中国足坛混日子的球员们都对欠薪感到无可奈何——敢怒不敢言,敢言也只敢对自己的老婆孩子。久而久之,这欠薪就成为了一种习惯,习惯性地放弃抵抗。每个队员都明白,对待他们衣食父母的唯一方法就是踢好球,或者干脆下海换一种活法。每个赛季末,各支球队的中游球员都会变得忙碌起来,或是继续依附于队内的大佬,或是找一个接纳自己的下家,但在这其中,唯一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必须接受新老东家的双面、甚至是空白合同。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是支持徐球霸的,至少他的呼吁让俱乐部在短时间内正视并解决了部分队员的生计问题——在这个房价持续走高的年代里,一场球全队四十万的奖金还真算不上高收入人群。如果再算上那群拿着微薄基本工资,靠着上场奖金混口饭吃的年轻球员,这按时“补”奖金还真只能算是道义范畴内的举动。不过,也亏得广州医药队在整个中超尚属一家运作规范的俱乐部,教练组在之后也是不计前嫌地继续使用徐亮,加上俱乐部高层在媒体上的刻意回避。这件高调启航,低调收场的中国足坛第一例“球霸讨薪”案最终并没有让当事的任何一方遗臭万年。

  丁佳霖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中超联赛第28轮专题 

更多关于 球霸 中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