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体育报:我爱我家--全运会媒体村印象记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0月13日14:51  中国体育报

  周继明

  “家”指的是什么?对于外出采访的记者来说,只有床,可以睡觉休息的旅馆显然不是家。“家”还需要有什么?厅、厨房、阳台……还是院子,小区?

  第十一届全运会主赛场——山东省体育中心,位于济南市东郊,而历史上第一个全运村、媒体村就坐落在距省体育中心以南约两公里的地方,这是一个狭长的地带,两边都是平地起来的“山”,母牛山、回龙山、狸猫山,高约50米左右,再往南5公里,就是龙洞原始森林和龙泉湖水库。依山傍水,两条公路依山而建,中间从北向南一字摆开的是运动员村和媒体村,运动员村56栋楼——接待8000余名运动员,媒体村31栋楼,接待3000余名记者。

  进到媒体村,横贯东西的一条“中央大道”两旁全是公共设施:村长办公室,邮局、医务室、银行、超市、理发、后勤保障中心……一应俱全。这是一个小城市、小社会,它拥有生活、工作所需要的一切。沿“中央大道”两侧的主楼门庭穿过去,分别是两个小区。南区几栋6层的建筑已被央视、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等预定,北区则是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单位。据介绍,媒体村的房间已基本被“预订一空”。

  记者分别参观了200平方米的顶层复式,180平方米的四室两厅和12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两卫三组房间,前二者标准入住人数为6人,后者为5人,标准每人每天160元。屋内光线良好,布局合理,空间充足,家具配套。宽大的饭桌正好适合记者写稿,多个网络插头,网线足够长,而且厨房设备齐全,很有“家”的感觉。

  为防止停电等意外情况发生,媒体村除配备了应急电源外,房间还配备有手电。在媒体村开村前,组委会还专门组织了两次“演习”——第一次组织了济南当地的百余名记者,第二次由组委会副主任、山东省副省长黄胜率各部门负责人——结果发现了包括缺少浴帽、床头签、手电、衣服架不足等128个“问题”。据媒体村副村长、采访过5届全运会的本报资深记者张立中介绍,在筹备全运会的两年中,他去过曾举办过全运会、城运会的南京等多个城市取经,并根据自己的经历,从记者和“家”的角度,想到了几乎能想到的一切。张立中介绍,媒体村还专门在“中央大道”的公共设施区设立了会客室。

  走下楼,记者领略到小区错落有致、曲径通幽般的绿化、道路和环境……全运会后,这个高档小区将作为商品房出售。据介绍,整个全运会期间,将有约20万人来到济南,目前,组委会已给4万人发放了有关全运会的证件。考虑到济南市有限的宾馆接待能力,以及统一给运动员和记者提供最方便的食宿、通讯、交通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组委会决定兴建全运村和媒体村,而这一片崭新的建筑是在18个月内完成的。

  走出村,村门口是媒体餐厅和一块大屏幕。大屏幕用来公布每天的最新通知,班车、会议及重要的比赛消息等。餐厅面积为5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500人用餐,每天提供20道热菜、12道凉菜和6种饮料。考虑到记者工作的特点,餐厅还可随时点餐和供应夜宵。

  村外,济南市专门开通了三条到达媒体村的公交车,记者可以最快、最方便地到达赛场和市区。全运会期间,还安排了记者去观看山东文化节,以及地方戏剧等多项文化活动。

  “家”是什么?“家”不仅是你想用什么就有什么,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家”还有关心和爱护,有认同和参与,有感情的联系。记者匆匆一圈走下来的感觉是,组织者真正希望媒体村能在全运会期间成为记者的“家”。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十一届全运会专题 

更多关于 全运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