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输给泰国女排,这似乎成了“国耻”。至少在不少媒体的第一时间报道中,我们能感受到这种疼痛。
因为“女排精神”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哪怕那个时代过去已经二十多年,由于“女排精神”蕴含着振兴中华的含义,所以中国女排早就超出了普通的体育意义。
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中国集体性项目的下滑,在后北京奥运时代里体现得如此密集强烈。北京2008的中国辉煌,和集体性团队运动项目无关。哪怕是产金大户举重、乒乓球、体操和跳水,从运动性质归属上,都更属于个人项目。团队之间借助一种媒介来运动的项目,例如足球、篮球、排球、冰球、棒球、曲棍球等,中国体育都没有多少值得骄傲的表现。
这就引出了一个我们一直在隐隐回避的话题:为什么我们就玩不好团队集体运动?
因为我们的运动员个体之间不善交流?因为我们的教练作为团队组织者,不善于融合不同个体?因为我们屈从于看重即时成绩的体制,而违背了运动原则?因为我们都天性自私、乐于算计,导致个体之间沟通交流的能力在下降?
这一串疑问是值得深思的。就社会个体组成而言,80后和90后的个体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交流能力下降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网络化生活方式的延展,更将个体之间的距离拉大,直接交流的机会减少。这样的时代背景观察集体项目在中国的走势,我们没有多少侥幸的可能。三大球对这样的80后和90后人群而言,本应该是提升他们彼此沟通能力的极好工具,足球、篮球和排球,本来就都是个体之间交流的另一种语言。如果在青少年教育体制中,能够将这些集体运动项目得到更好推广,也会是提升社会素质的一种手段。只是我们的孩子都被埋在硕大的书包、闪烁的电脑屏幕和绚丽的手机画面里。他们都成了鸵鸟。
谁能让这些鸵鸟们抬起头来看看世界,和周围的鸵鸟眨眨眼,交流沟通一下?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这些疑问,看似和女排“国耻”无关,却应该是我们善待排球、善待体育的态度。
(作者系体坛传媒高级副总裁、本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