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晨
中国足球身上,总是飘荡着那股子挥之不去的悲剧气质,这一点让人很苦恼。这样的气质,高洪波的足球生涯中并非没有领教,但即便是他也无法想象:中国队的悲剧气质如此强烈。
在吉隆坡沙阿兰球场,中国足球延续着不胜记录。在这座被看成中国足球“坟墓”的球场,1996年的戚务生国奥0比3惨败于韩国国奥队,2004年的殷铁生国青0比2输给同样的对手韩国队,无缘亚青冠军;2007年亚洲杯,朱广沪国足最后一战乌兹别克斯坦,同样0比3大败而归。两年后,国足面对马来西亚国奥,依然不胜,依然一球未进。
沙阿兰球场和BLUE WAVE酒店,旁观着中国足球多幕悲剧。相同的场地、相似的气候,一次次揭露出国足最弱状态。前亚足联维拉潘还年富力强的时候,这位中国足球的老朋友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队最令人不解之处,就是有时候踢得像强队,有时候踢得好像是弱队,所以连他都搞不清中国队真正的实力。高洪波同样清楚这一点:中国球员在外界压力和影响较大时,容易发挥水平,反之则不然。
天气、场地、人员诸般因素都可凭借“蝴蝶效应”的威力,影响到中国男足的发挥。和德国国家队踢,能踢出至少世界二流的水平;同马来西亚较量,也可把自己放低到东南亚U23的水准。其实,临场状态起伏不定,本身也是实力并不牢靠的表现,也是悲剧气质的根源。
无法把握自己的实力,更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庄子《逍遥游》中说,“物物不物于物”,意为控制外界环境,而不被外界所控制。中国足球欠缺的还是这份定力,悲剧就仿佛宿命似地延续。如何增强中国球员的信心,改变这种悲剧命运呢?高洪波曾向弗格森讨教,红魔首脑说——只有胜利,才能不断加强和刺激球员的信心。
中国足球需要每一次进攻、每一粒进球和每一场胜利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