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郭晶晶站在世锦赛赛场上的时候,其实无论获得什么样的成绩,她理应赢得人们的尊重。1981年出生的她今年已近30“高龄”,却依然捍卫着自己,也捍卫着中国跳水在女子三米板上的荣誉。同样的赞扬也应该送给男子双人三米板冠军王峰。1979年出生的他依然和年轻人一样接受着高强度的训练,在自己热爱的跳水池奋斗着。
他们是中国跳水不可多得的常青树。
在中国,跳水人才辈出,状态稍微跌落可能位置就不保,很多运动员也是因为如此早早选择退役。为何郭晶晶和王峰能成为常青树呢?
这两棵常青树之所以能坚持到今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两个人都有着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虽然郭晶晶确实有天才的一面,她的身体素质极好,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均佳,肌肉类型也是万里挑一。但是郭晶晶在训练上吃的苦头并不少,小时候就因为校正不够美的膝盖遭了不少罪。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刚开始出成绩的她面临了所有女子选手都要面临的尴尬问题——长体重。一次意外受伤养病的时间里,郭晶晶的体重急速上升。从古到今,减体重的方法无非就是那么几个,少吃、多练。很多运动员就栽倒在这痛苦的减体重上,可是郭晶晶挺过来了。减肥成功后,因为身体发育,她又要增加力量。在备战悉尼奥运会的时间里,郭晶晶甚至累到哭着练完一堂课,但是她仍然选择了坚持。
进入“高龄期”后,郭晶晶也比较注意对自己的保护,她的伤病也不少,眼睛还做过手术,但是近年来很少听到她因为伤病缺席比赛或者意外受伤,“其实就是靠系统训练,只要坚持系统训练,把训练和休息调节好,就不会那么容易受伤了。”这是郭晶晶自己曾经透露的秘诀。的确,郭晶晶很刻苦,很用功,但是不会不顾一切地练,已经训练了这么多年,有着扎实的技术,除了稳定住自己的状态,保护好自己不受伤是最重要的。另外,跳水队也根据郭晶晶的情况两次对她“网开一面”,雅典、北京奥运会后都让郭晶晶有较长的时间休息,让她得到了很好的恢复,虽然看上去耽误了小半年的训练,但实际上非常有利于她调整心态和调养身体,也让郭晶晶对跳水保持一种“快乐心态”,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尽管近两年郭晶晶场内场外麻烦不断,但是对跳水的热爱还是让她一直坚持了下来。
后勤保障和运动员后续培养的逐步改善也为中国运动员成为常青树提供了客观条件。中国跳水队和中国人民大学有合作,运动员可以在退役后进入人民大学读书。而王峰现在就已经是跳水队的教练之一,妥善的后勤安排也让运动员在场上更有底气。而随着这些保障措施的进一步细化,将来中国队可能还会出现更多的常青树。当然,也不能因为常青树多了而忽视了后备人才的培养。(陈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