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岩
日前,澳大利亚媒体发布了王栋试训澳超纽卡斯尔喷气机足球队的消息,这位长春亚泰队队员似乎也在试图复制戴琳“出口转内销”的模式,他的最终目标是青岛队。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一个戴琳成功了,很多个“戴琳”都等在后面。
王栋与戴琳的 “潜逃路线”完全一致——合同到期,球员借国内与国际转会市场接轨漏洞以自由身出国。显然,这是钻空子。可面对球员钻空子,媒体和舆论非但没有义正词严地怒斥,反而一片叫好之声。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足协制定的转会政策出了问题。合同期满,球员便可自由转会,这是著名的博斯曼法案,1998年后在国际足坛通行。然而,中国足协却硬生生下达了36个月的“保护期”,限制球员转会。
足协保护了俱乐部的利益,却牺牲了球员的个人利益。正是因为有“保护期”的存在,才使得中国职业足球的劳资双方处于一个极不平等的境地。无视市场需求,无视队员利益,造成的结果就是今日中国转会市场上死水一潭。中国足坛的转会,从来都不是走市场路线,而是走人情路线。动辄几百万元的转会费,从来都只是数字而已,没有任何人会当真。
事到如今,中国足协也承认自己的政策有漏洞,只是改起来,他们总是畏首畏尾、犹豫不决。原因,大概是因为得罪球员没什么了不起,得罪了俱乐部财路就会受影响。不过可以预期,政策早晚会改,因为再不改,人人都将成为戴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