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旻
历史原因也好,个人因素也罢,朱骏可能不讨很多人喜欢。不讨很多人喜欢,不代表少数人不能追捧。他的很多言行大家有保留意见,不代表他的所有言行都是错的。
戴琳转会一案,引发其他俱乐部共怒,实在有些莫名其妙。按规则办事,就要受到谴责;不按规则办事,换句话说按所谓的潜规则办事,才能得到拥护——这是哪门子的道理?中国足球落后,中国联赛不职业,中国足协无能,大概首先就反映在一些俱乐部老总的糊涂脑子里,连最起码的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怎么可能推动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推动中国足协清除官僚作风?
以辽足副总隋岩为代表的喊冤申讨者,他们表面上把自己的立场定在了潜规则的卫道士上。他们认为,中国联赛的潜规则是,合同到期了,俱乐部还有权收取转会费。这种“霸权主义”、完全不平等不市场不国际、最终也会害了中国足球的潜规则,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去捍卫?周海滨事件后,中国足协早就提醒过各个俱乐部要注意与球员的合同期限,辽足这段时间都干了些什么?还是他们比足协更想阻碍中国足球的历史发展,成为腐朽、落后体制的代言人?
潜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各行各业都靠潜规则生活,那世界还有什么公平、正义、道德、法制可言?潜规则的实质就是不平等,放不上台面,是既得利益者、强权者、落后文化代表者制订的规则,不是人人平等、社会进步、大家共同愿意遵守的规则。
对潜规则的捍卫也好,炮轰也罢,其实对象都是中国足协。制度的不完善、不合理,应该由中国足协领导下的联赛委员会承担责任,与申花何干?事实上申花并没有因为戴琳是自由身就直接从辽宁免费引进他,而是与戴琳所属的一家海外俱乐部按照国际转会规则正常引进他,申花的操作只是间接打破潜规则,不是直接打破潜规则,已经很给辽足面子了。
以辽足副总隋岩为代表的喊冤申讨者,他们实质上也不关心所谓潜规则的利益共享,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自己想赚的钱没赚到罢了。从生意的角度上说,申花,朱骏,也应该像勇于打破潜规则一样得到尊敬和理解。你想赚钱,申花也想省钱,只是各自的门路、方法、本事不同,难道你没有赚钱的本事,就要嫉妒申花省钱的本事?试想,如果帮助申花运作戴琳转会的经纪人有能力帮助辽足赚钱,或者省钱,得到一个大便宜,辽足的经理人大概比朱骏更积极、得意、笑得更欢吧?
本来就是生意的事,何必假装道义呢?要说道义,中国的俱乐部又有什么道义可言呢?不和球员签正常的用工合同,不发正常的工资和奖金,球员拿不到工钱还要乖乖踢球,动不动就三停下放,逼球员签低廉的长期卖身契,甚至还要收高额转会费,还要决定球员的“生死”……以辽足副总隋岩为代表的喊冤申讨者,为什么不站出来捍卫这样的道义呢?
没有道义,只有霸权。申花精于利用规则,实际上对打破霸权也起到了助推作用,何错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