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在这一天,普天下为人子女者,往往通过赠送礼物的方式向父亲致以谢意。和母爱不同,父爱很少得到普遍而直白的歌颂——因为沟通方式的不同,父辈的关心不像母爱那般直接,但它对于孩子性格、人生观、价值观和处世方式的影响,却往往更为深远。
可是,在这一天,两个中国足球的孩子,恐怕却找不到可以赠送礼物的“父亲”。
谭望嵩和毛剑卿,一个暴力一个酗酒,近日饱受舆论球迷的口诛笔伐。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是:这两个1985年出生的大小伙子,其实还像个孩子。面对压力,他们缺乏耐受力;面对挑衅和诱惑,他们缺乏自制力。每每从飞铲中发泄、从酒精中寻求解脱之后,他们缺乏自省力。
拒绝长大,这是他们的错,这又不是他们的错。因为,作为一个大部分生活在足球圈度过的职业球员,在中国足球的这个圈子里,他们没有“父亲”。
他们曾经被溺爱。在青年队时,谭望嵩的凶狠往往被教练树为正面典型;而毛剑卿的酒瘾和散漫,在不少时候不但没给他招来惩罚,反而让他获得了“性格球员”的美名——没有人告诉他们,天才也没有赦免权,何况,他们远非天才。
他们正在遭“棍棒”。谭望嵩被重骂被重罚,一时间“国人皆曰可杀”;毛剑卿被下放被挂牌,一时间人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没有人告诉他们,如何在愤怒的时候疏导情绪,如何在失眠的时候拒绝酒精。
无论溺爱还是棍棒,都不是担负着教育引导责任的父辈该做的事。在谭望嵩们被溺爱时,很少有人告诉他们,足球世界应有的处世原则。同样,在他们被口诛笔伐时所面对的,更多的是简单粗暴的惩戒,而不是春风化雨的引导。
养不教,父之过。是的,毛剑卿幼稚轻狂,谭望嵩屡教不改,但是,那些在足球圈的父辈,他们那问题多多的教育方式和破绽百出的自身榜样,又何曾改过?
可是,相比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成为所谓的“成熟球员”,拒绝长大,何尝不是件幸事?
记得2008年底殷铁生的国家队刚成立时提的“军规”是,“踢球不学谭望嵩,做人不当毛剑卿”。我很不合时宜地想起当年世青赛,谭望嵩头部受伤不下火线,最后打进关键一球的场景;我很不合时宜地想起毛剑卿义字当头,朋友出事第一个出头的传说;我很不合时宜地想起不少安守本分却不思进取的中国球员。谭望嵩至少在拼,毛剑卿至少有悔,可是放眼中国足坛,又有多少人在一个不思进取的圈子里乐不思归?
时值父亲节,足球圈的众位“父辈”,敢不敢扪心自问,你们为中国足球的下一代作出了怎样的教育、怎样的引导和怎样的榜样?根子缺乏生机,叶子又能如何——让中国球员以足球为题材写高考作文《树叶对根的情谊》,恐怕很多人要交白卷。
就像徐根宝曾经感慨的那样,“想振兴中国足球,要从足球人自己做起!”但是,像徐根宝这样耐得住寂寞僻居崇明育桃李的长者,终究太少。
所以,与其讨论中国足球有没有希望的话题,不如先看看中国足球的长辈们,几时才可以在父亲节这一天收到一份情真意切的礼物吧。
文/麦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