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望新女排在结束了瑞士女排精英赛后,经过短暂的火线总结,能够接受教训,在紧接着转战意大利四国邀请赛中扭转颓势,打出新的精神面貌来。没想到首场比赛就以1∶3输给了瑞士女排精英赛的垫底队伍——日本女排。
日本队也是北京奥运后几乎由新人组建的新队,这次在瑞士赛上据说没有赢得一局球,却能从比自己队高一大截的中国队身上找到自信,这对中国新女排来说,不能说不是一个悲哀。
就双方的实力来讲,这虽属一次偶然,但将新女排亮相的全过程联系在一起,就不由人不担忧这支队伍的走向:关键时刻全队顶不住压力,个个队员脸上一片茫然;教练暂停后无效果,队员打得一个比一个软,调球、发保险球成风;不利局面中无人能挺身而出,振臂一呼力挽狂澜……
这让人想起老女排,无论是奥运会大赛中落后,还是国际各种比赛的不利局面中,总有人能冲杀出来,或是杨昊的重炮巧打结合,或是赵蕊蕊、刘亚男疾如闪电的快攻,或是冯坤恰到好处的“输送炮弹”,更使人难忘的是浑身充满灵气,后场拼命救球、前场乱军之中,在任何位置都敢于下手打死对方的接应二传周苏红……她们在八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怎么就看不到了呢?
新女排刚组建时,就以雅典奥运冠军队员全部离队为重要特征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此本人也非常理解,一支新队伍,一个新教练总有新的思路,新的技战术要求,队伍也需要年轻化。中国新女排是以伦敦奥运会好成绩为目标的,年轻化组队是无可厚非的。
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传承交接历来是体育竞技中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集体项目,一个队多年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过硬作风,更需要有人传帮带。对于有价值有号召力的队员,更应该认识到他们场上和场下的作用,更合理地使用,发挥其新队员起不到的特殊作用。前任女排主教练袁伟民首次率队夺世界冠军时,在与前苏联队一场关键战时,就派老队员曹慧英上场一举扭转了战局;陈忠和率队在雅典奥运会与俄罗斯女队最后夺冠时,也是派老将张越红上场,扣死最后一个球勇夺金牌。任用老将成功的例子很多,英国足球的贝克汉姆,中国羽毛球队的张宁等都是30多岁成功的经典。反观此次新女排,主攻手楚金玲两个球接不好就被换下,难以建立自信感,一个一个换上来的人都难以扭转战局,失败就顺理成章。
不是说新女排不能败,也不是说比赛场上就必须要有老队员,而是说在这些失败中难以看到队中蕴藏的激情,难以看到今后爆发的亮点,难以看到一个充满自信的潜质的精神领袖出现,尽管这种情况有各种原由,但如果这种状态发展下去,就不得不令人为这支队伍担忧了。
想起中国女排的优良传统,想起周苏红等一些优秀运动员,是因为战场陷入困境倍思良将,她们大都30岁,有的才27岁,正处成熟期。国家培养出的优秀人才,现在不使用,岂不浪费,更重要的是她们的传帮带如果能将这批人带出来再退役,这不正是新女排目前最需要的吗?
新女排教练蔡斌说过,国家队大门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我们希望经过这次比赛的检验后,能看到周苏红的出现,至少是像周苏红这样队员的出现,在中国女排优良传统的承接上千万别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