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向
辽沈两队在今年的中甲联赛中都要冲超。在关注度低下、赞助商寥寥的二级联赛,冲超就意味着俱乐部投资人的投入必须加大力度,钱是需要花在刀刃上的,没钱就连刀刃也没有。
高调的辽宁宏运队是从一开始就希望 “回归”中超的,还刻意避免一个“冲”字,但是今年辽足的投资恰恰是一个中甲级别的投资,外援引进只有两人,内援只有老将李铁。如果算上十万元白捡的那支梯队,在人员调整上辽足也只有这样的手笔了。这一切,符合一个中甲俱乐部的标准,符合投资人的投资定位,无可厚非。
辽足俱乐部背后是一个稳定的企业集团,虽然欠薪四个月,但后续资金并不应该是问题,只不过他们对烧钱而不会产生利润的俱乐部没有投资热情。相比同城兄弟沈足,辽足确实显得格外的理性。
辽足要想冲超,其实要靠各种机缘综合起来才有可能,单纯靠现有球员拼下去,辽足恐怕支撑不了这样的消耗战。从已经过去的比赛中可以看出,能够完全达到出赛标准的球员甚至凑不够十一人,如果于汉超、肇俊哲、李铁、臧海利等任何一主力缺席,球队都将受到重创,而且队伍中没有实力强劲的替补弥补空缺。
第三外援在哪里?辽足至今没有结果。但是,来了第三外援就可以了吗?未必!上赛季,重庆力帆被默契“托上”中超,是因为不想冲超的俱乐部主动让路。今年似乎不同,辽足真的遇到了对手。
乙级联赛的升班马沈阳东进最近势头凶猛,已经蹿到了积分榜的首席。赛季初,沈足的定位是前八名,当时看起来都有些鲁莽冒进,但随着联赛的渐进,俱乐部也迫不及待地喊出了冲超。不得不承认,沈足本赛季引援成功,钱花在了刀刃上。外援的力量无限扩大了沈足的自信心。
而俱乐部老板的豪爽也让不少球员对沈足趋之若鹜,拿着比一些中超俱乐部还高的工资,沈足形成了一个职业球员的人气漩涡,球队实力大幅提升。尽管他们在市场上还没有什么回报,但至少在成绩上已经领先,冲超似乎是顺理成章。
不过沈足的未来其实也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投资人的投资规划并不明晰,俱乐部建设还停留在家庭作坊模式下,梯队建设几乎没有,给人一种强烈的投机迹象。严格地说,沈足并不像一个企业,更像是“桃园结义”,他们这种组合看似并不十分稳定。
冲超,尽管建立在一种空洞的热情基础之上,沈足老板还是舍得的,在金融风暴中,他的确令人敬佩。好在,他们在有钱的时候能够花在刀刃上,相比对手压缩开支而言,他们这种冒险也许就会实现目标。反正中甲联赛十月就将结束,也许撑四个月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