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奥地利站的“让车”丑闻,是法拉利当着全世界电视观众的面,公演“欺骗”戏码。但那年,国际汽联依旧给了舒马赫世界冠军,也没有打算取消任何一个法拉利车队的积分,即便领奖台上,舒马赫“诚实地”将巴里切罗推上了领奖台的最高处,结果迎来一片嘘声。
2006年的摩纳哥,舒马赫在排位赛的最后阶段将车停在了蒙特卡洛赛道的拉斯卡萨弯,再次掀起一波有关“欺骗”的惊涛骇浪。没有人相信,舒马赫会犯那么“幼稚”的错误,让车轮锁死在那一刻,让车死火在那里。于是,赛事干事在排位赛后花了八个小时,在认定舒马赫是刻意为之以后,处罚舒马赫在正式比赛中末位发车。
但至今,舒马赫也没有承认,那次事故是他故意造成的,即便法拉利在事发当天就接受了处罚,即便整个F1都认定了舒马赫的事故是一次“欺骗”,即便舒马赫当时将赛车停在赛道上影响了多位车手的成绩,还造成了危险的隐患,国际汽联也没有当机立断地决定处罚掉舒马赫一个积分,甚至没想过继续追查,至少必须让舒马赫“承认”他确实是实施了“欺骗”行为。
为什么?
也许,关键就在于“欺骗”行为过后的智慧。2002年,全世界看到了法拉利的“欺骗”行为,法拉利承认了,尽管他们将此称作“车队战术”;2006年,国际汽联和赛事干事都认定了舒马赫“欺骗”,但面对法拉利和舒马赫的否认却依旧无可奈何,因为他们找不到任何证明舒马赫“欺骗”的证据,即便他们可以“推断”和“认定”舒马赫是“欺骗”,却无法“证实”这点。
但迈凯轮“伪证门”事件却不同。迈凯轮知道自己撒谎了,国际汽联也知道迈凯轮撒谎了,并且迈凯轮知道他们撒谎的证据已经被国际汽联掌握了,但在这种情况下,迈凯轮却还不肯承认自己撒谎了。这使得“欺骗”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变成了一种对F1规则和运动精神的公然“违抗”和“挑衅”,而这点足以激怒整个F1车坛,让国际汽联不得不好好“教训”一下迈凯轮。
□ 周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