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新疆女足在全运会预赛中对裁判员动粗一事,经媒体传播,迅速成为社会焦点新闻。加之重庆大坪中学作假后的处理结果只伤皮毛,不触筋骨,一时间,女足从无人关注的冷清中来到前台,终于热起来了。
能说这是好事吗?事情本身绝对负面,人们的态度也并非都是正面。至少,严肃处理,吸取教训,才有亡羊补牢的可能,还不说是不是晚矣。可是,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或者根本不想做,那又何谈把坏事变成好事?
2002年,笔者曾在全国女足锦标赛上目击两支球队争夺决赛权。一方球员因对判罚有异议,当场围攻责骂裁判员,口出污言秽语。姑娘们这么大火气,源于一两次判罚不公;姑娘们这么大胆子,源于足球运动整体环境不良。这还都可以从圈子里面找原因。姑娘们这么不顾廉耻,熟练地使用辱骂的语言和词汇,高亢尖利,令在场的人们瞠目,这又是源于什么呢?那一瞬间,所有关于形象的说法都苍白了,眼见姑娘们全然没有“形象”的概念。
是因为沾了足球,才变得如此粗劣吗?是因为本来就粗陋,才被足球沾上了吗?说不清。
女足是足球运动的一部分,无论国际足联和世界足球强国,还是落后的中国足球,都对女足另眼看待。其中,有人高看,也有人低看。整体水平不济的亚洲当然要把中国女足的辉煌视为全亚洲足球的骄傲。中国女足十年前曾经有过的兴奋,不仅是世界大赛的佳绩,更是一种优秀女性形象的代表。这种形象是老一代女足用自己的追求和付出打造出来的,但是,维护女足形象,发扬女足精神,丰富和充实女足创业过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技术遗产,不只是老女足的责任,更多要靠一代又一代女足教练员、运动员传承。现实情况是这种传统随女足成绩的下滑而衰退和递减。
不可否认,足球场上违纪和暴力事件的发生,多与裁判的判罚有关。女足比赛起用女性裁判,她们受训和实践机会比男性裁判少得多,难度和质量差得多,执法中误判漏判的可能性也大得多。但女足比赛中出现的情况一点不比男足简单,人们对女裁判判罚准确性的要求一点不比男裁判低,女足出了问题后的社会影响甚至比男足更糟糕。足球比赛规则是男女平等的,可女足队伍对教练员、运动员了解规则、尊重裁判、服从判罚等教育,往往不及男足。
中国女足的社会地位已不再凸现于足球整体之外,而是随足球整体形象的下降而下降。从新疆女足这一事件的严重性来看,拯救女足绝不只是改善训练条件和比赛待遇就可提高,教育和管理缺位,就不是罚单所能解决的了。中国足协近几年好几次开过对女足的罚单,女足的日子原本就过得紧巴巴的,经济处罚又能怎样?退一万步讲,可不要有朝一日人们对处罚女足像处罚男足一样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汪大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