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董路
尽管亚冠中韩对抗以中超俱乐部的失败告终,但2胜2平4负的战绩在中国队20余年逢韩不胜的背景之下,依然显示出某种进步和提高。事实也是如此,上个比赛日,客场1比2不敌水原的申花,并非没有全身而退的机会;而主场0比1负于蔚山现代的国安,也并非没有战平对手的可能。
在中国足球漫长的抗韩历史上,首先经历的“初级阶段”集中在心理和精神层面,换言之也就是“敢”字当先,不再恐韩,随后的“中级阶段”,开始在比赛中的体能、拼抢等方面向韩国人发起挑战。
本届亚冠赛场上,鲁、沪、京、津四强在抗韩的过程中,大部分比赛中呈现出势均力敌的局面,韩国人以往的优势正在萎缩之中,8场直接对抗,中国球队不败比例已达50%,令韩国媒体一度惊呼“恐中”。
历经了“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后,抗韩已进入“高级阶段”。
什么是抗韩“高级阶段”的标准?无非就是“战术”、“谋略”,具体说就是主教练的执教能力与临场指挥。亚冠赛场上,日本人之所以屡败韩国人,凭借的不正是比对手高出一筹的技战术水平吗?而申花客场负于水原三星、国安主场负于蔚山现代,球员虽勇而无畏、骁勇善战,却无奈贾秀全、李章洙在平日执教中的腹中空空加之用兵指挥中的恶手频出,依然难逃一败。
“向战术要战斗力”,准确说是“向主教练要战斗力”,只有主教练水平逐步提高、球队战术素养逐步提高,树立起自己的鲜明技战术风格和打法,中国足球才可能顺利跨越抗韩的“高级阶段”,等到那一天,不论是国家队还是俱乐部,击败韩国人都将是一种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