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澎
也许是棋高一着,也许是饮鸩止渴,总之,国内联赛中数量过多的外援,其实是把双刃剑。
4月7、8日两日,亚洲足球冠军联赛进行了第三轮的争夺,中国的四支参赛球队和韩国的四支球队全面接火,结果打成平手——主场作战的上海申花、山东鲁能分别取胜水源、首尔,客场的北京国安、天津泰达却分别负于蔚山、浦项。虽然参赛的四支中国球队目前在各自小组的战绩并不理想,但给我们的感觉是“比往年强”。这当然主要是指比赛中场面上的情况,无论输赢,都是有攻有守的,而不是一味防守。
中国足球队在亚洲俱乐部之间抗衡能力的提高,可能是来自今年中超联赛新的外援政策。因为一支球队可以同时上场4名外援,使我们在前锋攻击力、后场中路的防守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从而提升了全队的实力。
“以夷制夷”,这个一些人推崇的战法,最近在体育比赛中被人娴熟地使用。先是在今年的CBA赛场,每只球队都挑选两名身高体健的外援,来对付对方强力外援中锋的冲击。本赛季CBA很多篮下争夺的照片,画面中竟极少见中国人,常常让人错觉那是国际比赛。现在又是中超,因为每只球队可以同时上场4名外援,各球队都把坚守和攻坚的任务交给了洋人。无论是亚冠联赛还是中超联赛,我们常常看到,来自不同球队间的外籍球员拼得火花四溅……苦活累活都让外国人干了,中国球员真正的锻炼机会也没了。
急功近利,是中国足球的主要病症之一。如果说今年中超联赛有哪支球队让我印象深刻的话,那就是升班马江苏舜天。他们第三轮在客场挑战北京国安的比赛中,表现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成熟,攻守平衡,不像是一支刚刚进入中超的球队。但是,这样一支远远好于人们预期的球队,但主教练却面临下课的威胁——有媒体说,本轮他们要是没有战胜深圳,主教练裴恩才就可能走人。
动不动就换教练,这是一支球队的大忌。咱们的一些人不懂这些,因为他们还不懂足球。
上周,中国女排在湖南郴州集结,吸引了数十名记者前往、滞留。这反映出,中国女排还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但如果媒体的焦点能从国家队向青少年转移一下,对于中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可能更有帮助。
兼有十一届全运会选拔性质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上周在浙江绍兴举行,一批好的成绩如约出现。这似乎印证了一个规律——每逢全运会年,就是国内选手成绩最好的一年。我们希望这个势头能够延续到今年7月的游泳世锦赛和伦敦奥运会。
CBA四强赛第一轮12日进行。让人感慨的是,东莞这么一个小地方,竟然出了两支前四名队伍。这也算是创造经济奇迹的“东莞现象”之一吧。但,不知道今年两支东莞球队争夺CBA决赛权的景象,今后还会不会再有?
大连球队两年来首次在客场赢球、北京市体育局在注资北京国安俱乐部2000万元之后,又向北京金隅篮球队注资1000万元,这两条出自上周的消息同样让人唏嘘不已:看看中国足球,看看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状况,中国的体育市场化道路真像有媒体说的那样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