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冰
甲A时代的一个笑话:一名外援在甲A混了一年后,给他远在国外的朋友发了封电报,上面只有六个字:人傻、钱多、速来。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甲A或者中超,外援几乎就是“淘金”的代名词,除了想到中国混混拿点钱走人的外籍球员,挑选外援或者更换外援,对一些人来讲就是他们挣钱的道儿。正因为如此,中超的外援,很少有“长寿”的,不管表现好坏,绝大多数都是踢上一年就走人,这也应了那句“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老话——不折腾折腾,很多人的钱从哪儿来啊?
中国的俱乐部不是没有想过做长线,但作为投资人,他们的眼光似乎不太灵光。国安就曾正儿八经地签下过一名叫作罗曼的外援,可惜他不如四川全兴的马麦罗争气,国安指望将他租出去挣钱的想法,最终因为这个阿斗实在扶不起来只能作罢。在他之后,能在一支球队连续踢上两年的,已经成了“稀有动物”。
对球队而言,要想在整体实力上有所提高,稳定绝对是第一位的。鲁能之所以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两获联赛冠军,主教练图拔连续执教、日科夫等外援被作为核心持续使用堪称关键。可喜的是,今年申花队的四名外援中,有三人签的是两年以上的合同,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两年时间里,如果没有大的意外,他们将一直担当申花队的框架,不至于出现两个赛季两套人马的情况。也许米利甘或者小赫莱布不一定能达到申花期望的高度,但有了做长线的思路,就是值得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