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网:理性看待“劣势项目”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16:40  新华网

  新华网黑龙江亚布力2月27日体育专电(记者范迎春 赵仁伟)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接近尾声,中国代表团参加了12个大项69个小项的角逐,成绩令人瞩目,但在部分项目上扮演了“陪读”的角色,与强国强队存在很大差距。

  项目发展不均衡、“短腿”的存在引起许多人的焦虑,尤其是一些业内人士深感不安,其实大可不必。

  体育项目通常有着很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有着悠远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传统因素,其水平高低与运动普及和民众喜爱程度有直接关系,差别的存在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随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许多地域性的运动项目被相互引进和推广,受到更多人的喜爱,许多“民间项目”登上了国际比赛的大舞台,这也正是奥运会、大冬会等等世界性体育盛会能够吸引不同地区、不同肤色人们同台竞技的原因。

  但是体育运动的终极目的是强身健体,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从这一点说,比赛也好,奖牌、名次也好,其实都不过是附属品。体育上的“拜金”现象和“奖牌至上”心态,实际是不成熟的表现。因此,对于自己的“短腿项目”,大可淡然处之。

  体育被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推动开展体育运动、促进水平提高是国家的需要,也是公众的需要。

  以国球乒乓球为代表的中国很多优势项目,正是因为拥有强大的群众根基,才能长盛不衰。随处可见的球台和聚拢的人群,是人才辈出的真正原因。拿冰雪运动来说,喜爱的人多了,“玩”的人多了,同样就不愁水平上不去。如果没有普及的基础,单单是为了项目“齐全”选拔一些运动员进行“魔鬼训练”,即使夺了牌也不能让人兴奋起来。

  所以,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应当思考的是如何让我们的体育体制真正适应“增强人民体质”的需求,如何尽快实现“体教结合”夯实基础。通过举办大冬会理清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些思路,也是另外一种收获。(完)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大冬会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