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少暖风轻袭的中国足坛在改朝换代之后似乎有了正本清源的迹象,特别是在过去一直被人诟病的中超联赛在中国足协向外透露出一系列“喜讯”之后正迎来一个暖春。比如中超联赛已经找到一个大赞助商,联赛也将在新赛季重装上阵,还有不少消息证明有关方面正在对中超联赛的改革进行调研,其目的当然是恢复中超联赛的生命力和活力,保住足球职业化的命根子。然而,对于已经步入历史最低谷的中国足球来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所有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超联赛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回归最鼎盛时期,因此对于中超联赛而言,乐观的态度是必须的,各种努力和功课是必须的,但对于中超联赛的发展前景,同样必须做好决战困难的准备。
有人开出了几千万美元的高价,这对于中超联赛来说是莫大的好消息,这起码说明有人还认中超联赛这个牌子。而实际上,作为国内足球的最高赛事,中超联赛虽然名声不好,但上座率数和受关注程度很高。比如虽然缺少央视这块阵地,中超联赛在地方台的直播中却受到热捧,而且受众群也不可谓不庞大。据说除国安比赛之外,中超其他场次比赛的转播一直居北京地区收视排行的首位,这种情况在其他地区也十分常见。另外,从上座率来看,北京、上海、山东、陕西、四川等过去的几大黄金球市上个赛季一直比较火爆,有些赛区和有些场次还出现过一票难求的场面,这同样说明中国足球的这块阵地还残存着一丝火种,还是很容易星火燎原的。
但中超的资源和潜力远不止这些,即便是在中国足球大环境委顿不振的情况下,一直在复苏火苗的催化下燃烧的中超火种却始终未成就燎原之势,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切实到位。特别是在出线足球的指导下,国家队集训和比赛一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头等大事,中超联赛每个赛季都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所以没能呈现一种可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再有就是联赛的职业化自始至终没有打上“防伪标签”,没有体现出真正的职业化和市场化运作。而本赛季可能出现的一些变化,也只能算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想真正实现突破,不仅要有行动上的突破,更要有思想上的突破,两者缺一不可。
首先,职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不可或缺。既然是职业化,必然要有市场化的运作,要有包装,这就需要一个高素质的商业包装团队。在联赛初期有过这种尝试,但没有完全彻底放开手脚,因此没有实现长期合作,而且也影响了联赛的后续发展。而如今这个时候,我们的思想可以更解放一些,工作再务实一些,大可不必在一些蝇头小利上斤斤计较。在联赛的经营和运作不可能在近期内脱离体制的情况下,如何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体现出市场化实际上是一个难题。但有了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足球也许不缺少可借鉴的经验。
还有就是如何让俱乐部健康发展。其实,中超另一与职业化不匹配的因素就是俱乐部建设和发展。职业化改革之后,还鲜有哪家俱乐部的发展是与国际接轨,向国外职业俱乐部看齐的。许多俱乐部依附于国企,在体制内发展,运转状态虽然平稳,但在国企转型脚步迈得越来越大之时,这些俱乐部也开始逐渐面临角色转型和自我造血的必然转变。还有一些俱乐部虽然为民间资本所控制,但由于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生存危机无时不存在。还有一些俱乐部,本身发展便呈畸形态势,其真正所有人都无从辨别,这样的俱乐部也注定不可能平稳地发展下去。以这样的俱乐部为主体的职业联赛也似乎不可能体现出更多的价值。所以,在现有体制中,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引导俱乐部的稳定建设和自我完善也是当务之急。目前,政府插手俱乐部运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之策,一是利用行政干预避免俱乐部发展过程中决策和随意性,二是也能吸引一部分用于俱乐部的长期发展。当然,在高度职业化的未来,这种方式只能以变种的方式,比如政府只可以通过入股的方式参与俱乐部发展。
还有就是比赛水平。目前联赛质量的体现还基本依靠几支强队,除了这几支球队之外,其他球队实力平平,从而直接影响了联赛的整体水平。而且联赛过程中也体现了这样一个特点,初期比赛较为激烈,联赛中后期,多数球队出现低迷或者后劲不足的迹象,这也直接影响了联赛整体水准。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对俱乐部建设有更多的引导和干预措施之外,对中小俱乐部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也是必须的。比如,对于许多中小俱乐部在引援政策上的有限制放松等等。另外,对于“假球”、“默契球”等的认定和处罚也必须有更严格的规定,只有这样才可能进一步提升比赛水平。
由此看来,联赛要想真正快马加鞭,几个技术问题的解决是不可能实现飞跃的,只有几方面全面跟进,解放思想,抓住关键,才可能成就点石成金的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