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回到赛季前,斯科拉里和切尔西的联姻看上去是那么美满,但从收购罗比尼奥失败奏出第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后,已不难看出大菲尔走入斯坦福桥,就算不是上错花轿嫁错郎,恐怕也非最好的选择。
也许是对球队的热情减退,也许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许确实是因为财产缩水而无能为力,总之阿布看上去并没有在意赛季前许多媒体和专业人士提出的“切尔西正在变老”的事实。
在这种背景下,切尔西急需一个改革者和建设者,重新调整球队的整体架构与长远战略。斯科拉里的确是以“改革者”的面目来到斯坦福桥的,问题是他改革的任务并非切尔西深层次的隐患,而是阿布提倡了几年的“漂亮足球”。
这种罪责当然更多应归咎于阿布的急功近利与独断专行,但如果一味强调没有遇上莫里尼奥的“好时光”,对斯科拉里恐怕也太过宽容。
以切尔西现有班底,大菲尔其实仍可通过激发老臣们的斗志,至少保证在现阶段仍处于争冠行列。过去他在巴西和葡萄牙国家队就做得非常成功,能够管理好更衣室,让球员对自己效忠,组建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团队,然后让球员的才华去解决比赛。
可在俱乐部,尤其是切尔西这样的豪门,你不光要有独到的战术体系,还要懂得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科学的训练手段和灵活的公关能力,你必须让球队打上自己的烙印。而对于这些,大菲尔显得很陌生,习惯了在国家队以恢复体能为主的训练方式,他甚至很难适应在联赛以强化体能为主的做法,因此遭到核心球员的抨击。
对这场失败的婚姻,双方都应被打五十大板,阿布对球队的现状估计不足,斯科拉里则对执教豪门的困难准备不足。但这种不足体现出更深层的问题是,他们的世界本来就是成王败寇,就像弗格森所说的,“这就是这个时代的趋势,眼下这个世界完全没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