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潇霆、周海滨在和本俱乐部合同期满后,分别联系转会韩国和荷兰的俱乐部,而国内俱乐部希望依靠足协的“土办法”不放人,双方的僵持所引起的悬念,已经成为中国足坛的大新闻,观来颇有滋味。
稍微上点年纪的人就知道,中国足坛不知道憋死了多少人才。如今国内的足球每况愈下,作为球员而言,与其在家里等着给中国足球殉葬,不如出去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闯出一条大路。
国际足联有明确的规定,足球运动员合同期满后就是自由之身,可以自由转会。这和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劳动者的权利是相符的。特别是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一国更难以用自己的陋规对抗世界潮流。连足协的官员也不得不承认,拦住两个人不符合国际足联的规定,是不可能的。现在就看这两位小将是否有撕破脸的勇气。更重要的是,如今中超队员有九成的球员都是自由之身。两位小将不仅仅是在为自己而争,而是为中国大部分足球运动员而战。他们一旦成行,就会有更多的人效仿。已经成为死马的中国足球,就又可能有一线生机。
整个人类历史已经证明:市场是进行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就足球而言,也只有市场能够拯救中国足球。当今中国足球的失败,不是职业化的失败,而是假职业化的失败。在中国足球泡沫崩解后,各大俱乐部的破产是早晚的事情。于是有人出来说:事实证明体育不能照搬市场模式,还是要回到中国的传统模式中。其实,即使把中国足球交给当今这群败家子折腾,市场最后还是胜过计划经济。我们需要耐心地按市场规则把这台大戏演完。
简单地说,中国足球职业化这台戏有上下半场。上半场是一群在计划体制中成长起来的人掌权,他们在完全不懂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导演。他们觉得市场经济就是给运动员加钱。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想方设法降低产品成本,而是增加成本。结果过高的年薪不仅压垮了俱乐部,而且腐蚀了运动员。中国足球的观众已经越来越少。去年奥运会中国足球更是全军覆没。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化已经彻底失败。
不过,这仅仅是上半场戏。下半场也许会以冯潇霆、周海滨的出走开始,最后说不定能演成了个大团圆。试想:即使中超全部破产,中国足球的潜在市场还在那里,中国还有世界第一多的足球观众。你不开发、或者不懂怎么开发,别人就会来开发。如今世界足球早已全球化,在中国看欧洲的俱乐部联赛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欧洲有生意眼的俱乐部,无不想添加几个中国队员,以占领中国的市场。现在中国队员在欧洲寥寥无几,只是因为自己水平太低,不可能像姚明等在NBA那样独当一面而已。不过,中国毕竟人口底数大,人材多。如果欧洲俱乐部能够把中国队员早一点拿到手,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培养,出来几个明星则是早晚的事情。
冯潇霆、周海滨出走后,九成有自由身的中超球员自然会前赴后继的跟着走。本事大的去欧洲,本事小的去韩国、日本、美国,没有本事的自己在家呆着。这就开启了新一轮的竞争。中国的队员知道,外面是一分钱一分货,容不得混儿混儿。有志者训练起来也会努力得多。等中超的精英大部分出走后,中超就更要破产了。足协便成了光杆司令。中国足球则可能走上非洲模式:本国没有什么像样的联赛,但是运动员自幼出国,在海外俱乐部长大。到了世界杯请个外国教练,把海归们凑在一起,也不时能踢出震撼世界的球来。
我希望冯潇霆、周海滨不仅能为了自己而成行,而且带头改变下一代中国足球运动员事业的“参照体系”和预期。现在的足球运动员,其事业的“参照体系”还是中国足坛。他们设计自己的生涯时想着的还是如何在国内混。下一代则面临着一个破产的国内体系,他们要根据世界足坛来设计自己的生涯,要把欧洲、韩国、日本、美国等等的联赛作为自己的参照体系,看看如何在那里获得自己的位置。当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努力时,中国足球就有希望了。
这就是市场。在市场中,你胡乱经营会破产。但是你这里鸡飞蛋打,却无法毁灭市场本身。只要需求还在,别人会来开发。我们需要支持的,是一个开放、透明的体制。你经营失败,那么就应该破产,而不应该因为自己赢不了就把市场本身也给废了。守着计划经济的规矩、把队员当成自己的农奴进行人身控制的时代应该结束了。我们等着的,是中国足球职业化的下半场戏,是农奴的解放,是全球化中的中国足球。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