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宠辱不惊
无论灾难还是盛事,无论悲歌还是欢庆,这一年的时间里,中国人经历了诸多事件。而西方世界的目光,无论曾经保守、自大还是傲慢不屑,也齐刷刷地聚焦过来,用审慎的目光,手术刀般剖析着中国社会的各面。
进入2008年,以英国《独立报》为代表,关于中国“大国崛起”的话题就开始成为热门。西方世界敏锐地认识到:2008年,中国将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
英国的BBC为代表,不少西方记者在报道中国及北京奥运会时,“阶级斗争”这样的意识形态词汇仍时常可见。英国《卫报》也将中美在金牌榜上的较量定义为“两种意识形态的较量”。以CNN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媒体甚至不惜扭曲事实攻击中国。
然而,中国已不是30年前。中国人渴望西方世界能够以一种公正而不是带着昔日偏见的态度来看待和评价自己。5月3日出版的《经济学人》,就专题剖析了2008年3月开始中国面对西方世界部分人“反中国”倾向的愤怒。
对中国怀着友好态度的西方人士,对于中国人的上述愤怒,大多带着宽容的态度,在报道中试图从客观的角度去展现,而非基于自我立场的抨击,在客观报道北京奥运会在空气污染控制等不尽如人意方面的同时,更多去关注体育本身及其背后的社会。对于包括奥运会开幕式等在内的值得肯定之处,他们同样会发出由衷的赞叹。奥运会期间,美国《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英国《卫报》等,来到中国的新疆、宁夏、上海,走访中国运动员成长的地方,报道中国体育的培养机制;他们的记者来到北京的朝阳公园,与普通市民一起打场乒乓球,亲身体验北京普通市民的奥运热情;探访那些在海外效力的中国军团,了解他们此刻心里所想。
也有一些带着偏见的西方记者,唯一目的就是想看中国的笑话。他们舍弃现代化场所,专门来到拥挤的火车站,采访正在挤车的民工,以示中国的落后、不可忍受……
成长、成熟中的中国社会,从2008年中国首次登上奥运会金牌榜首起,应因为压抑的民族情绪暂时得到抒解而自释;从2008年起,应开始习惯于作为世界的主角之一被关注,习惯于作为一个大国被批评。中国人,应从2008年开始,习惯于做宠辱不惊、毁誉不累的大国国民。 ★阿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