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球迷来说,中国足球已经烂入骨髓、到了“极度深寒”的地步。然而,对于欧洲企业来说,现在投资中国足球,正像股票投资高抛低收一样,到了低价吸纳的最佳时机。
中国足球不景气,连累中超冠名费从当初甲A时代的上亿人民币一路滑落到现在3800万,而明年的中超冠名费据说可能会达到史上最低的3000万。不过,“低价”的中国足球对一些从事足球产业开发的欧洲企业来说,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无论是开发足球衍生商品,还是投资俱乐部,中国足球市场的低成本运作对于比较成熟的欧洲企业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与此同时,巨大的中国市场也为欧洲资本留下了觊觎的空间。而随着人民币和欧元比值的一路高走,这些欧洲企业完全可以达到在中国赚取“性价比”更高的人民币的目的。
至于欧洲资本介入中国足球的方式,从即将召开的全国足代会可见一斑。明年中国足球职业联盟极有可能建立,如果此事属实,中超完全可以借鉴英超和J联盟盈利模式产生相当大的效益,而外资也将在其中如鱼得水。从J联盟的模式来看,联盟的实际管理者和经营者,并非一个官方机构,而是一个经济实体。在联盟收入方面,J联盟将J联赛的转播权、商品开发、相关产品制造/贩卖、流通开发等统一开发、统一经营,避免了各俱乐部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状态。如果职业联盟参照J联盟的运作模式,那么欧洲企业至少可以以承包项目的方式介入中超公司,比如承包联赛转播当发包方,比如联赛附属产品的制造和销售等来获取利润。
周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