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杨健
在国足20强赛出局、国奥奥运会惨败、国青亚青赛淘汰之后,中国足球早已东西南北中,全线无战事。举目四望,白板一块。
可居然有人,茫茫白眼对着茫茫白板,忽一声断吼:为中国足球而战?
余音绕梁,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惊诧万分。
在下诧异:为中国足球而战的,究竟是哪一战?查了一下,哎呀!原来是阿曼举办的一次四国赛。“四分之一”,是提前擢升为2010年南非世界杯光荣看客的中国国家队,俗称铁家军。中阿之战,乃铁家军首战。
而此时此刻,亚洲10强赛尚未结束,日、韩、伊、沙、澳等参与者,他们没有喊出“为什么什么什么而战”,而中国队却已经“为什么”了。
有的放矢是豪情,无的放失是矫情。无中生有的这点好心情,究竟是为什么?
若要寻出些真实的意义,应该是2014年巴西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远眺之,距今还有22个月。有意义等同于无意义。
若要寻出些聊胜于无的意义,应该是2011年亚洲杯预选赛,凑近了一看,距今还有22天。时间紧,任务急,无意义中找到些意义。
铁家军为了在亚洲杯预选赛,与越南、叙利亚、黎巴嫩等劲旅的较量中打出好成绩,特意寻出本次四国赛,与东道主阿曼酣战一场。虽然输球添堵,但由此一战,铁家军锻炼了队伍,检验了阵容,增长了见识,提升了信心……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由此一战,中国足球找到了永恒的意义,严丝合缝,无限循环。四国赛是为亚洲杯热身,亚洲杯是为世界杯热身,而世界杯想必还是要为四国赛热身的。
铁家军首战,我对着电视闭目联想,想到铁家军的第二战,想到了22天之后的亚洲杯预选赛,想到了22个月后的世界杯预选赛,想到了“22个月之后之后之后”的又一次四国赛。
作为一名彩弹射击爱好者,我在本场联想中与巴顿将军神交。巴顿站姿挺拔军礼威仪,我判断,他是在为中国足球起立,向中国足球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