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都日报胡锐凯:你看你看,足协天天都在变

  2008赛季中超明天就将落幕,新一届国家队和国奥队也呼之欲出。按照中国足协的计划,12月10日在香河基地集结的新一届中国国家队将由王宝山率领。但昨天却传来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率领国奥兵败北京奥运的殷铁生将顶替王宝山,出任新一届国家队执行主教练,同时王宝山“降格”与区楚良一起成为助理教练。出现此变故的原因是昨天中国足协教练委员会的元老们开了个会,与会代表统统对王宝山担任国足主教练投了反对票,连他的恩师高丰文也不例外,而更多的人则支持殷铁生,因为后者对原国奥的队员们非常熟悉。

  据说这是中国足协在选帅上首次采纳“元老会”的建议,此前国奥选帅时,“元老会”倾向于法国人特鲁西埃,但足协固执己见地敲定了杜伊。中国足协似乎变得越来越尊重“民意”,只要有人反对,马上就会调转方向。从这一系列事件中,我们也看到了现在中国足协在一把手没有确定的情况下的摇摆,于是频繁出现所谓“内部知情人士”炮制消息试探,然后足协不断被动地进行否认的情况。

  惊变  败军之将替下保级功臣

  王宝山出任新一届国足主教练原本已是板上钉钉之事,就剩下履行各种程序了,但没想到王宝山遭到了“元老会”的一致反对,大家甚至开出了沈祥福、殷铁生、高洪波等候选人,认为后几人资历、经验、综合能力等更适合执教国家队,而去年带领长春亚泰获得中超冠军的高洪波呼声最高。

  “元老会”全票否定王宝山,让足协有些为难,毕竟“元老会”从组建以来有关选帅的建议足协一条都没采纳,这些元老们也诟病足协不懂业务。于是足协听从了“元老会”的建议,否决了王宝山。但是谁来顶替他呢?按照足协的要求,中超联赛结束后新任国家队主教练就必须开出新一届国家队的集训名单,而在“元老会”推荐的人里只有殷铁生最合适——毕竟新一届国家队的大部分队员都是他带过的国奥队队员。而且虽然殷铁生率领的国奥队在北京奥运会上成绩不好,但他毕竟是仓促接手,不能把输球的责任全部推给他。

  事实上用殷铁生顶替王宝山,也是中国足协仓促的选择,殷铁生除了兵败北京奥运会外,此后他又以顾问、实则是主教练的身份率领烟台毅腾从中甲降级。而他与深圳队的保级功臣王宝山相比,最大的优势也不过是对前国奥球员比较熟悉。

  反应  两个当事人都保持沉默

  昨天,中国足协已经将殷铁生出任新国足主教练的方案上报到体育总局,如果不出意外,一周之内足协将正式公布国家队新任主教练。而殷铁生也第一时间从中国足协内部得悉该消息。

  不过无论是还没有上任就已经下课的王宝山,还是即将走马上任的殷铁生,都不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后者更是既不否认也不承认。而中国足协也担心殷铁生顶替王宝山的方案提前被曝光,很有可能遭到球迷的否定,最终影响体育总局的决策,而导致国足主帅难产。一足协内部人士说:“现在谁都不敢说殷铁生就铁定能当国家队主教练!”

  新闻回放

  刘春明升级?谢亚龙留任?NO!

  明年1月新一届国奥就将集结,由于时间紧迫,中国足协决定将刘春明率领的国青直接升级为国奥,这支队伍刚刚在亚青赛上被阻挡在四强之外。与此同时,刘春明也将担任新一届国奥队主教练。然而当消息被披露后,中国足协副主席杨一民当晚就进行了辟谣,于是现在国奥主帅仍然悬而未决。

  相比国足和国奥主帅人选的种种变化,中国足协一把手人选更可谓是“一切皆有可能”。近来关于下届足协一把手任命的消息满天飞,一会儿是南勇、一会儿是张吉龙,甚至还有谢亚龙申请留任一说。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辟谣,“谢亚龙留任”的传闻更是由体育总局出面澄清。现在崔大林出任中国足协主席几成定局,但谁来当足管中心主任又成了问题,也许不久之后仍旧会传出无数个版本。

  记者述评

  既要顺民意,也要学专断

  从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到谁的话都听得进去。中国足协在谢亚龙离开后似乎变得尊重起民意来了——以前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任你嬉笑怒骂,我左耳进右耳出;现在耳根子变软了,谁的建议都听。

  兵败世界杯预选赛,兵败北京奥运会……当足球成为中国体育的一个反面教材,引得下至球迷上至体育总局都不满的时候,中国足协学会了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先试探一下——先是“内部人士”通过媒体透露消息试探民意,民意支持就立马推行,民意不支持就赶紧出来“辟谣”,谢亚龙留任被否,王宝山上任被推翻,刘春明升格被辟谣,可以看出,这些事件都是出自一个路子。而这一系列的事件反映出的是中国足协在新的一把手没出炉前的群龙无首、责任不明,甚至是信心丧失。

  国足、国奥主帅会难产到什么时候?谁都不知道。因为对国内教练,球迷一概不买账,一旦从足协透露出谁有可能上任,总是反对声一片,然后足协便会继续不自信地自我否定,非到国足集训前才仓促宣布最终人选。而为了避免挨球迷和媒体的骂,又只能选洋帅,而且还是非特鲁西埃等大牌不可。中国足协都这么不自信,中国足球又如何能搞得好?

  中国足球要发展,要想重新振作,作为管理部门的中国足协不仅需要学会听从民意,更要学会专断。那种首鼠两端、左右摇摆的态度,对中国足球的发展则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足协这么多年就是当墙头草的时间太长了,国字号球队是学了德国学巴西,然后学前南斯拉夫,最终弄成个四不像,于是从亚洲一流沦为三流。而职业联赛则是学了英国学日本,最终连赞助商都难找了,不得不间歇性“裸奔”……

  足协该吸取的教训,何其多也!

  本组稿件由记者 胡锐凯 采写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国足备战2011亚洲杯预选赛专题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