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足球报》:关于假球的疑似证据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1月18日16:12  中国足球报

  丁力达

  疑似证据,就像当年的疑似“非典”一样,是否真的有问题很难说,但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恐慌。

  中国人看一场足球比赛是否属于假球,以前还要高喊“有证据没有”。现在不用了,因为现在看球,有“疑似证据”就行。只要你踢的某一脚看着“像假球”,那您就等着吧,第二天你八成就会变成一名污点球员,成为媒体中的热点新闻人物。

  现在,我们已知的判断假球的“疑似证据”有:

  1.把球传给对方。

  其实这是最常见的足球比赛中的失误。但这种失误如果发生在一些敏感比赛中,那性质可能就不是“失误”那么简单了。(这对中国足球的神经绝对是个钢铁般考验。在事关生死的比赛中,你还敢失误吗,你还有权利失误吗?)

  2.禁区内不大脚解围。

  有些人天生爱盘带。即使在自己的禁区里,甚至在球门线上,也喜欢带上几脚。这与道德未必有关,但与个性很可能相关。但在中国,这更容易与“假球”相关。(一个现象,在中国联赛上喜欢盘带的球员多为外援,因此在国际赛场上,中国队的队员总是更愿意大脚解围,几乎看不到他们有漂亮的个人突破。)

  3.上游队输给下游队。

  比如这一轮的山东输给深圳,上一轮的上海被辽宁逼平,都伴随着的假球怀疑。(但在欧洲五大联赛上的赛季末尾,保级队弄死争冠队的案例数不胜数。都是拚命,凭什么夺冠就该活保级就该死?难道人家都是假球?)

  疑似证据,就像当年的疑似“非典”一样,是否真的有问题很难说,但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恐慌。这种恐慌的蔓延,也是中国足球诚信下降的一个潜在毒瘤。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中超联赛第29轮专题 

更多关于 中超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