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青兵败沙特,让中国足球基础薄弱的问题再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按照一般理解,足球人口基数的缩减往往会被认定为青年队成绩低迷的罪魁祸首,但比照荷兰甚至是韩国,我们从事足球运动的青少年,其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稀少。真正的根源应该还是出自我们的俱乐部对青年球员的认识、培养以及球员本身对待足球的理念上,对比2005年荷兰世青赛时中青队曾面对过的对手,中国球员的某些缺点就在横向比较中被凸显和放大,从而也更加清晰地说明了一些问题。
■“10万”和“180万”
2005年荷兰世青赛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国奥适龄球员第一次出现在国际大赛的赛场上,而中青队的小伙子也用自己出色的表现向世界宣告了自己“超白金一代”的成色。虽然中青队最终止步八强,但在四场比赛中,中青队的出色表现还是赢得了各方面的肯定。其队中核心兼队长陈涛无疑是最亮眼的一个,曾被克劳琛称为“足球天才”的他,在对阵德国队的比赛中打进了两记精彩绝伦的任意球,而他在日后也成了欧陆豪门关注的焦点。
2006年下旬,陈涛效力的长沙金德曾收到安德莱赫特的转会申请,这支比利时劲旅当时给陈涛的开价为80万欧元上下。但长沙金德却在此时“狮子大开口”,声称“不出180万不卖”,这让深谙国际足坛转会规则的比利时球队惊愕不已,甚至没有进行任何的讨价还价,就被“吓回”了比利时。陈涛呢?这位前长沙金德的10号也就此沉沦了下来,长时间的伤病过后,曾经的“天才”已经泯然众人。在奥运男足比赛上,陈涛虽然搭上了国奥的“末班车”,但竞技状态已经大打折扣,这时,安德莱赫特是否会为自己节省的180万欧元偷笑呢?
反观对手,在荷兰世青赛淘汰中青队的德国队中,7号球员德卢拉无疑是球队中不可或缺的右路飞翼,而德国反超中国的一球也是得益于德卢拉机警的右路传中。世青赛结束之后,这名优秀的边路球员被母队沙尔克04租借到门兴格拉德巴赫,租借费只有区区10万欧元。在门兴格拉德巴赫,德卢拉得到了大量的上场时间,并确立了自己中场主力的位置。时至今日,沙尔克04方面已经启动了回收德卢拉的计划,而根据沙尔克04主帅吕滕的说法,德卢拉将会得到球队的重点培养。
■等待的哲学
除陈涛之外,2005年荷兰世青赛中国队最引人瞩目的球员就是董芳卓。而在中青队对阵土耳其的比赛前,土耳其后卫也坦言,中国队中他们只认识董,因为他来自曼联。的确,2004年以350万英镑的高价转会曼联之后,董芳卓成为中国效力欧洲豪门第一人,而他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但在世青赛的赛场上,小董却没有多少出彩的机会,真正能让人记住的应该还是推搡克劳琛的镜头。
而在欧洲赛场上,小董似乎也走得颇为不顺。经历了在比乙联赛的锻炼之后,取得劳工证的董芳卓顺利回归了曼联。但在“红魔”两年的时间里,小董一共只取得了3次出场机会,其中还包括两次友谊赛。2008年,已经耗尽了耐性的曼联,终于将董芳卓甩卖,而小董也从4年前的“中国足坛第一身价”,变成了“大连海昌替补前锋”。
文化差异是小董始终无法融入曼联的主要原因,但对待预备队比赛以及比利时乙级联赛的松散态度,也让小董始终难以突破实力提升的瓶颈。效力安特卫普期间,董芳卓时不时地提到自己是曼联前锋,虽然此举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自信和荣誉感,但却招致队友以及球迷的不满。而在英格兰预备队比赛中,小董也多少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并没有多少能打动弗格森的表现。
在对待等待的问题上,乌克兰球员无疑比董芳卓理性得多。在中青队小组赛第二场对阵乌克兰的比赛中,对手阵中的米列夫斯基和阿利耶夫星光四射,后者还险些葬送了中青队的胜利美梦。而在俱乐部层面,米列夫斯基和阿利耶夫也曾遭遇过董芳卓式的尴尬:双双效力于乌克兰劲旅基辅迪纳摩的他们,始终无法在一线队找到位置,阿利耶夫还曾一度被下放到俱乐部第三梯队。但“乌克兰双星”显然没有颓废,更没有怨天尤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阿利耶夫已经取得了球队主力替补的位置,米列夫斯基更是成了球队的中场主力。在欧冠上一比赛日的较量中,米利夫斯基还在对阵波尔图的比赛中打进了一粒进球。
意大利足球名宿萨基曾经说过,等待同样是一种哲学,你可以在等待中自甘堕落,但同样也可以在等待中稳步提升。很显然,小董的乌克兰对手选择了后者,而小董却只能在等待中悄悄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