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国安队刚刚过上“好日子”,靠着运气连战连胜,从而开始觊觎第4张亚冠门票,甚至还憧憬夺冠奇迹时,张帅事件很不合时宜地骤然激化。因为一场比赛表现失常,就将一位国脚主力打入冷宫进而取消注册资格,罗宁的手段有点狠;而由于受不了委屈,就一怒之下宣布退役,张帅的脾气也确实大爷了点。
这件事有赢家吗?27岁的张帅除了不蒸馒头争了口气外,将失去一切,如百万年薪、国脚荣誉,以及作为一个名人的无形资产,而在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未来张帅转型做其他事也不容易。
那么国安呢,罗宁又赢了什么?从竞技的角度看,国安人员组成的特点是缺乏突出球星,但杜文辉、杨昊之类能够打的球员很多,所以张帅退役不会导致球队整体实力下降。既然在4个月前,球队状态低迷、人心惶惶时,俱乐部都敢于把张帅贬入预备队,那么现在在豪取5连胜又逼平夺冠大热门申花的大好形势下,废掉这只“死老虎”更无关大局。
从公众形象考虑,中国球员一向口碑不佳,张帅本人又从来不是善类,其又是泡吧又是吃药的前科早已臭名远扬。因此罗宁下手再狠,也不乏喝彩者,还强化了因顽强阻击申花而获得的“国安就是正气”的形象。或许人们还会联想,当年沈祥福那届国青队,徒有“超白金”的美誉,最终却成了垮掉的一代,不仅窝囊地输在了2004年奥运会预选赛赛场上,还因各种违纪事件频发而成为历史上球员被处分最多的国字号球队,而与徐亮、路姜和高明等曾经的迷途羔羊站在一起的,就有这位张帅同学。
显然,不管在4个月前的京沪之战中,张帅有没有打假球,也不管俱乐部的超级罚单是不是非人性,张帅都很难得到广泛的同情。不过在硬币的另一面,罗宁的做法同样很有争议,也未必明智。首先,与当年上海滩德比战中的小李明不同,张帅在京沪之战的表现确实不好,但很少有球迷和媒体怀疑他打假球,甚至都没有炒作此事,因而对张帅的重罚有滥施淫威之嫌,也有将其当作替罪羊之嫌。谁都知道那时,由于成绩不佳,尤其是在家门口输给了多年夙敌申花,俱乐部和教练组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其次,罗宁称俱乐部曾组织专家会审,一致认为张帅有问题,以此来说明慎重其事。且不说其中的暗箱操作,俱乐部先行认定一定有球员打假球,并锁定了张帅,然后再由俱乐部出面组织“专家”会审,所作的结论显然不会有利于张帅,这种操作模式不啻于已经决定要上三峡工程了,再组织专家论证其可行性、必要性。
或许罗宁主管国安的时间还不够长,不太知道在圈内外,国安俱乐部作为雇主,形象一直很差;也不太清楚1996年后,高峰、曹限东和高洪波等一大批球星“胜利大逃亡”对北京足球造成的世纪性损害(北京队从此沦为二流球队)。否则,即使张帅或其他人真的玩过火了,也不该贸然使用取消注册资格等极端手段。毕竟球员是一支球队最重要的资产,而在球员圈子里又存在着特殊的球员文化,要实现俱乐部的长治久安,必须善待球员、必须尊重球员文化。
当然,这也不是国安一家问题。在一个崇尚官本位的非契约社会,中国足协也好,各俱乐部老板也罢,他们习惯于把球员看作是下级、雇员,而不是合伙人,因而非常势利,用得上时百般纵容,用不上时则弃如敝帚。如此毁人不倦,只能造成双败的结果,张帅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