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商报》舒桂林:假球毒不死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06:51  深圳商报

  舒桂林

  这年头,牛奶有假的,鸡蛋有假的,药有假的,酒有假的,简直无物不假,对于假球的存在,人们大可不必义愤填膺——足球再假,断不至于取人性命,相形于毒牛奶、毒鸡蛋之类,其危害大抵可以忽略不计,甚而可能因为当事人演技的高超,竟博得众人的啧啧赞叹。

  假球的形式五花八门,有利益驱动型,有领导安排型,有泄私愤型,有助人为乐型……高明的假球,通常人们看不出来,即便证明确有其事,说不定还要被树为勇于自我牺牲的楷模。人们大加讨伐的所谓假球,几乎全部源于足球项目,原因无它,足球开放,怎么骂都没事。

  足球场上的假球,只要不太过离谱,其实大家见怪不怪,都懒得说。引起公愤的,都是些过分夸张的比分,比如广州队0比6不敌长春队,又比如陕西队1比4不敌上海队。但让人左右为难的是,夸张的比分未必就代表假球,倒是1比0之类的常常有猫儿腻。

  对付假球,气愤无用,封杀也未见得奏效,否则无以解释假球的层出不穷,最有效的手段当然是法律,就像意大利动用司法手段处理尤文图斯和AC米兰假球案一样。可惜,且不论咱们这儿治理假球是否存在法律障碍,若是动真格的,能有哪支球队全身而退?恐怕足球联赛只能解散。再说了,毒牛奶、毒鸡蛋还忙不过来,谁有闲心去过问足球?

  或可这样说,假球已形成了潜规则,演技正常的假球是得到默认的,就像街头随处可见的盗版碟一样。关键在于,踢假球的演技不能太差,正如盗版碟的质量不能太差,否则就有可能被人骂:太没职业道德了!

  既然假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窃以为,且由它去,反正也毒不死人。但最终能否毒死足球就不一定了。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中超联赛第25轮专题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