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网:中国足球跌跌不休 谁能“救市”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28日13:57  新华网

  神奇化腐朽,洋教头灰头土脸

  一位优秀的主教练能够充分挖掘球队的潜力,创造超乎期望之外的好成绩,这样的主教练常被冠以“神奇”之名。中国足球常常寄希望于这种“神奇”,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即使这样“神奇”级的主教练,即使是外籍教练,在中国也常常被化神奇为腐朽,中国足球似乎有一种只在武侠小说里出现的“化功大法”。

  在中国最辉煌的外籍主教练是米卢,这位连续几届将小球队带进世界杯决赛圈的前南斯拉夫教练也确实令中国队实现了44年的梦想,首次跻身韩日世界杯的决赛圈。但是此后,他带领的中国队在世界杯上一球未进一分未得净丢9球,神奇光环就此终止。更令人纳罕的是,离开中国之后,这位神奇教练就再也没有神奇过,此后的世界杯决赛圈他都是以“看客”的身份出现。

  中国国奥队的前主教练杜伊曾经带领加纳队在世界杯的决赛圈闪耀光芒,但是他在中国的遭遇完全可以用噩梦来形容。在以总教练名义统领中国男足之后,他的排兵布阵受到广泛质疑,而带队创下的2平3负战绩,使中国队提前一轮被淘汰;更令他受伤的是,在他离开球队之后,中国队却在最后一轮小组赛中以1比0战胜了在中国球迷眼中几乎“不可战胜”的澳大利亚队。

  杜伊的噩梦并未到此为止。在距中国国奥队参加奥运会不到1个月时,他虽然保留了主教练的头衔,但却被中国足协剥夺了球队的指挥权,沦为“傀儡”,而中国国奥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糟糕战绩也就顺理成章。

  中国足球国字号球队的外籍教练无一“善终”,唯一例外来自中国女足,不过是在离开中国之后──在中国女足仅仅是助理教练的瑞典人皮娅,置中国足协的挽留于不顾,转而出任美国女足主教练,并且带领本不怎么被看好的美国队第三次夺得奥运会女足比赛的冠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占据了东道主优势、也在小组赛中被运气之神眷顾的中国女足却黯然止步于八强。

   决策混乱,足协“下课”声创新高

  中国国奥队和中国女足先后输球,早早结束了北京奥运会的征程,但是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谢亚龙的名字,却仍然被观众继续“召唤”在奥运会男女足比赛甚至决赛当中,“谢亚龙下课”的呼声之“热烈”绝不亚于梅西等国际足球巨星被热捧的程度。作为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谢亚龙的前任阎世铎、王俊生都无一例外地享受过被全国球迷高呼“下课”的待遇,但是没有一个人的待遇能高过谢亚龙。

  谢亚龙在任期间,中国男女足的主教练如走马灯般更迭,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奥运会之前他又临阵换帅,让即将带队参加奥运会的两位外籍主教练全部“下课”。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声名远播”,连采访奥运会的境外记者都纷纷追问,中国球迷在与中国队无关的比赛期间喊出的“谢亚龙下课”是什么意思。不过,境外记者们即使能弄懂其中文含义,估计也很难理解这句口号背后的前因后果。而赛后,谢亚龙对中国足球的总结和批评也不够到位,反而引起了更多的质疑。

  不过,就算谢亚龙“下课”了,中国足球“救市”的任务就能完成吗?只有足协短视的、以竞技成绩为核心目标的体制、机制发生根本改变,“救市”才有可能,否则中国足协很可能只存在两种人,一种是已经“下课”的,另一种则是等着“下课”的。

  跌跌不休,“救市”只能靠我们自己

  外籍主教练在中国的最好成绩就是米卢带领中国队打入2002年世界杯决赛圈,但是这样的神奇此后再也无法重现,原因是米卢执教时,中国队的主要班底还是那批计划经济模式培养出来的球员。足球的职业化使得中国足球曾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时的繁荣,良好的“钱途”也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投身足球,但是从中国足协到职业俱乐部,对后备人才培养的普遍忽视使得中国足球发展后劲不足,其恶果的呈现还要一段时间,已经处在低谷中的足球还很难说已经触及反弹的底线。

  中超被称为“中糙”,中超培养出来的一批年轻球员由“超白金”现形为“糙白金”,曾经在世界比赛中成绩不俗的中国青少年足球已经不见了往日的风头,就连谢亚龙也透露说,中国足球曾经的数千所足球学校,现在已经缩水为几十家,中国足球在人才培养上的落后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现实问题。虽然中国足协也要求俱乐部组建自己的梯队,但看看预备队联赛就知道,有几支球队是俱乐部自己的?不但男足,中国女足的状况也是如此。

  青少年足球培养大幅度退步,其恶性后果并未全部显现。如果说过去是有优秀的球员但却没有有效发挥其作用,将来的结果则可能是,想凑足能够发挥作用的球员都不可得。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足球现在的“低谷”并非“谷底”,“跌跌不休”的状况恐怕还要维持一段时间。

  再神奇的教练也无法拯救中国足球!拯救中国足球,需要中国足协从体制上进行彻底改革,扎扎实实地从青少年足球抓起,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需要很多很多人不计成本地付出……或许期待中国足球“咸鱼翻身”并不现实,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关心中国足球、尤其是负有直接责任的人都能认清自己的位置,为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半月谈记者 蔡拥军)

  来源:半月谈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中国足球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