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体育报:盲人国足为中国足球点起一盏明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16日12:58  中国体育报

  一场本该属于残疾人的足球比赛,却因为几声撕心裂肺的“谢亚龙下课”变得残酷起来:的确,在残奥会的赛场上,人们尽可以沉浸在盲人运动员在足球场上带给我们的快乐之中,而一旦残奥会结束,一切回归正常时,要让我们如何去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国足球呢?

  在不久前结束的奥运男足比赛中,中国队三战皆负,提前出局,甚至就连董方卓打进的一粒所谓的“可以载入史册”的进球也更像一个巨大的讽刺……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我们这支已经集训了两三年的队伍在三场比赛中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呢?

  金志扬曾经说过,东亚人的体制决定了我们就要打技术化风格,“小快灵”应该是我们的法宝。但看看我们的球队,除了蒿俊闵还勉强算得上一个矮小、灵活的球员外,几乎个个出落得不伦不类:身高我们比日韩高,但技术不如日韩好;技术我们比欧洲糙,身体对抗又比不过欧洲……过去几年,我们还可以仰仗“头球队”的优势欺负一下东南亚、西亚的兄弟,但随着对方球员的大幅度“蹿个”,我们所谓的优势、特点也就荡然无存了。

  而在残奥会盲人足球的赛场上,中国盲人足球队的特点倒是完全吻合了金志扬所谓的“小快灵”风格:中国队平均年龄20岁,平均身高1.70米,平均体重70公斤上下,但就是这样一支看似孱弱的队伍却连克世界强队,其中不乏英国、阿根廷、西班牙这样的超一流劲旅。在与这几支球队交手的过程中,虽然中国队身体劣势明显,只要一出现碰撞,吃亏的一定是中国球员,但凭借娴熟的脚下技术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默契配合,中国队还是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中国盲人足球队主教练董俊杰这样告诉记者:“我是根据场上球员的特点确定球队技战术风格的,但我想就算将来我手下的球员强壮了,灵活快速的特点还是不能丢。”来自大连的董俊杰是老辽宁“十连冠”时期的主力球员,他对于中国足球的现状,也有自己的理解:“我觉得还是一个定位的问题,打得比较混乱,所以成绩总是提不上去。”董俊杰口中的“定位”指的应该就是“技术风格定位”。职业化十几年,中国足球逐渐走入了强调身高、体能、力量的误区,让很多有天赋但身体条件不够理想的孩子失去了参加高水平足球比赛的机会。看看现在我们的国家队,还有几个像以前的赵达裕、彭伟国式的球员呢?

  中国足球的悲哀应该就是盲目“媚外”的悲哀:在正常发展和投机取巧上,中国足球决策层武断地选择了后者,这样中国足球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好在中国盲人足球队为中国足球点起了一盏明灯:只要坚持自己的技术风格,在现有身体条件的情况下挖掘出球员最大的潜力,哪怕面前站立的是孔武有力的欧美球员,中国人同样有能力让他们成为脚下败将!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2008年北京残奥会专题 

更多关于 中国足球 的新闻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