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评论-报纸评论> 2008年北京残奥会> 正文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记者手记
从奥运会到残奥会,记者每天都处在一种极度的震撼与思索之中。
博尔特以手捶胸轻松飘越百米世界纪录,菲尔普斯的水中8金与7项世界新纪录,使得人类在陆上在水中同时将生命极限推开了很远。残奥会,每天产生几十枚金牌、刷新几十项世界纪录,他们则上演着人类生命的顽强故事。
鸟巢、水立方和国家体育馆,爆满的中外观众、对比赛的热情呐喊,在奥运与残奥中完全一样,但是人们记住了奥运金牌的得主,却记不住残奥金牌的得主,为什么?上中学时,有篇英语课文让记者刻骨铭心,说的是在北极附近生活的爱斯基摩人,他们每天捕获的食物只够自己和小孩维系生存,老了或是病、残了的人,会趁家人外出劳作时,自己找个冰洞跳下去。
在残奥会上采访每一个中外后天致残者时,他们的悲剧因缘千差万别,但随后的念头完全一致:想去死。中国轮椅橄榄球队队长程双苗,今天谈起在部队受伤致残后想做什么:“我想跳楼,可是有轮椅我跳不下去,我想制造一起车祸,但是人家司机看见轮椅都停了下来。”程双苗与所有刚步入残疾人行列的人一样,接受不了瞬息间成为家人与社会负担的现实,承受不了成为“多余生命”的残酷概念。
也许,爱斯基摩人的冰洞,在人类潜意识中原本就共同拥有?拷问一下灵魂,是不是这种生存理念造成了对残疾人的蔑视与冷漠?是不是这种骨子里蔑视与冷漠的存在,才会让自己致残后的第一概念是去死?
今天上午,北京科技大体育馆看台上,200多名日本小学生挥舞着中日两国的小国旗,为日本女子轮椅篮球队加油。
日本队以65比49赢了荷兰队晋级8强,她们转动着轮椅来到日本小学生的看台前挥手高喊,小学生们活蹦乱跳着尖叫。记者想起爱斯基摩人冰洞,如果这群小学生日后也学那篇课文,会有着怎样的感受?至少他们能理解,爱斯基摩人值得尊重,但时代不同了,社会财富早让老弱病残者无需去寻找冰洞。
中国有8500万的残疾人,这是一个何等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各行各业中,涌现了多少出类拔萃的专家?残奥选手们,哪一个不是劫后余生、哪一个不是从毁灭性的打击中又挺起了胸膛?如果说博尔特、菲尔普斯是给人一种速度王者的震撼,那么残奥英雄们则是给了整个人类的生命的震撼。(本报北京10日电 记者 彭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