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讲,2008年8月8日是中国奥林匹克新时代的开端,其意义与价值在于——对奥运倾注了无尽热情的中国人,得到了内心的极大满足。
比赛一旦开始,奥林匹克的伟大随即展现开来,无可抗拒,这在开幕之前是根本无法想见的。此后的岁月中,人们可以反复惊叹菲尔普斯以及博尔特的不可思议,继续感叹51金的空前绝后,不遗余力地探知有关刘翔的所有细节。奥运会已经结束毋庸置疑,但随着残奥会的开幕,你会突然感知到,奥运会与残奥会之间那份极其特殊的交融与传承,无论是鸟巢、水立方自身散发出来的魅力,还是公众参与社会事件的自然需求……总之,在曾经见证过北京奥运会精彩的场馆中,将继续荡漾着一份热烈。
距离奥林匹克中心区咫尺之遥的高层超大显示屏上不停打出标语——“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对于“精彩”的定义,每个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其实,“两个奥运”更准确的表达似乎应该是“一个奥运的两个阶段”,而“同样精彩”更平民视角的解读是“一样的享受”。北京奥运会的巨大影响力居然如此深远地波及到残奥会之中,最直接的表现在于残奥会比赛门票的超级热销。残奥会成为奥运热潮自然挥洒的延续对象,哪怕人们只是对鸟巢和水立方感兴趣,哪怕他们只是想留下一个可以铭记一生的奥运影像纪念,我们以及奥林匹克也就成功了。
奥林匹克运动博大精深,历史久远,但最打动人心的一切还是要从赛场出发。美国选手马龙将向残奥会男子100米金牌“三连冠”发起冲击,他最强劲的对手是“刀锋战士”皮斯托留斯。我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查找到人类史上第一个“双奥选手”娜塔莉·杜·托伊特的详尽赛程,并为她已夺得一枚100米蝶泳金牌而欣喜。我们太渴望通过短短11天的比赛,知晓更多中国运动员的名字,并有机会见证他们的荣耀时刻。
相信所有观看了残奥会开幕式的观众都会得出一个结论:北京残奥会完全可以被定义为史上倾注一个国家力量最多的一届,中国的努力让残奥会与奥运会更加贴近,更为融合,其最终的成功也正来源于此。10天之后,鸟巢将真正地归于平静,然后静静地等待下一次大型比赛或活动的到来。到了又一次主火炬台熄灭时,三个星期之前的那份浓浓惆怅将再一次涌上心头。我的这份感受在一本名为《苦涩与甜蜜交织的唤醒:2000年悉尼奥运会遗产》的书籍中得到了呼应。当年在悉尼残奥会闭幕式现场,该书的作者凯什曼听到澳大利亚歌唱组合“寻觅者”唱出的一首古老情歌《狂欢节结束了》时,不禁泪流满面。他在该书的第一章不厌其烦地抄录了那首老情歌的所有歌词。我记得最后四句是——
港口的灯火在召唤,
我们将最后一次说再见,
尽管狂欢节已经结束,
我爱你,直到死的那一天。
看似与体育毫无关联的歌词,在那一刻宣泄了澳大利亚人对奥运的一份难舍情怀。我们一起做好准备,向北京的奥运会说再见。(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