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奥运与大地震一起雕刻中国人的精神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08日04:05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60岁的徐裕烈,顶着炎炎烈日,赶到本报。在办公室里刚一坐定,他就迫不及待地从口袋里拿出自己珍藏的宝贝,秀给记者看:“喏,这是我收藏的奥林匹克纪念章,奥组委委托上海造币厂生产的,每个国家不论办几次奥运,都只有一套。还有,这些是奥运方面的书,《奥运趣事》、《奥运精神励志书》……”

  这位老人是杭钢小学的一位退休数学教师。不过,此时此刻,他的另一个身份更重要——全中国亿万满怀热情去期待与关注北京奥运会的普通公民中的一个典型。他坚信北京奥运会将会成功,这决不是假话,因为他早在2002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后不久——就花大价钱买下了这套奥林匹克纯银纪念章,“一定会升值的”。

  与无数中国人一样,徐裕烈是从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开始观看奥运会的现场直播的。“那时家里只有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每逢有比赛,我的兄弟姐妹就赶过来,半夜挤在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看比赛。那时我儿子刚出生,为了不吵醒孩子,大家只能把音量开得很小,激动时也不敢大叫。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换成了21寸大电视机,那就更带劲了。”

  小学教师的身份,让徐裕烈习惯于出考试题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他拿出了一套新出的考卷,主题为“奥运的历史和北京的今天”,而副题为“30问为北京奥运会热身”。全部是填空题,一共15道题,除了奥运会的一些常识以外,有大量的题目涉及的都是历史上彰显奥运精神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比如年龄最大的奥运冠军——73岁的奥斯卡·斯旺;从“泰坦尼克”号上死里逃生后艰难恢复、最后夺得奥运会网球金牌的威廉姆斯;在当兵时爆炸失去了右手、依靠左手获得速射比赛冠军的陶卡奇;还有训练中撞断后腿韧带后凭借努力成功卫冕奥运会跆拳道冠军的陈中……

  “从报纸上、书上、电视上,我知晓了这些奥运英雄的故事,他们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的任务’。换做是别人,在那样的情况下很可能马上就放弃了。他们的精神给了我巨大的激励。”

  坐在记者面前,徐裕烈讲述了他对北京奥运会的期待,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汶川大地震一起,塑造中国人坚韧、顽强、坦诚、团结的精神。

  “汶川地震是巨大的天灾,而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在2008年拿到的最大的一块金牌,因为全体中国人一起完成了一个巨大的奇迹。”徐裕烈说,1000多万的受灾人口,都顶得上很多国家的全国人口了,全中国都动员了起来,这么快就开始救援、这么快就安置好如此之多的灾民,并且进入了灾后重建的轨道,这是外国人所难以想象的。从精神上来说,这是为奥运会最好的一次‘热身’。大地震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有多么坚强,对中国刮目相看。全体中国人在这样振奋的精神状态下,把接下来的奥运会办得更好,成功的举办又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

  “对奥运精神理解的形成,最早是在我第一次看到奥运五环标志时。我觉得那环环相扣,就意味着的全世界五大洲各国人民的团结,以及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时间久了,我才逐渐知道,公正、坦率,诚实,同样是奥运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要坦率地比赛、裁判员要公正地执法,兴奋剂和黑哨是不能容忍的。折射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公平竞赛的精神,能不能对开后门、暗箱操作的现象有所遏制呢?我觉得有希望。”

  对于奥运会,中国人一直有着强烈的“金牌”情结,每一次都会扳着指头算中国队拿几块金牌。对此,徐裕烈认为这届:“就是重在参与,胜利固然开心,输了也能很坦然。中国人还是比较缺乏这种大气、平和的心态,太看重结果,我相信,这次奥运会将有助于培养中国人‘输得起’的精神。”

  本报记者 屠晨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 晒晒新败的李宁赤壁001
李宁大篷车行至鄂尔多斯 感受草原小英雄的运动热情
李宁3+1篮球挑战赛火热报名中 抢看李宁驭帅5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