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报:传播学视野中“武林大会”的文化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09:50  中国体育报

  由于媒体关注程度的不同,本应具有先天民族优势的中国武术,却在一个高度发达的传媒时代里被媒体遗忘和边缘化。正因如此,从历史中走来的中国武术,在通过影视媒体短暂的关注并形成中国武术热后,由于电视媒介的中国武术化的传播理念,使中国武术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走进了一个问题的时代。拯救中国武术的生命,媒体应该承担强大的责任和义务。央视“武林大会”的开办,应该说是及时的、具有远见的。

  一份关于央视对中国武术关注程度研究报告的结果(不完全统计)显示:作为主流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从2001年到2005年间对中国武术的关注程度极低,其所占份额还不足其总量的1%;其对武术比赛的关注程度在总的体育项目赛事的转播中,仅占所有转播、录播比例的1.5%;每两年1次的武术世界杯的比赛根本没有受到体育频道的重视,2004年的武术世界杯转播、录播次数为0,等等这些数字令人震惊。缺少媒体关注的中国武术不仅没有走进苦苦追求的奥运会殿堂,反而失去了其产生、存在的原生态区。

  无疑,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的中央电视台,应承担起中国武术传播、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林大会”的开播对于中国武术的普及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据央视索福瑞提供的数据显示,这个节目开播3个月即成为CCTV5晚间22点20后时间段的收视“擂主”;从7月22日登陆央视一套暑假节目并创下1.49%的高收视率,并超过同时段NBA常规赛事节目的2.5倍。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国人是热爱中国武术的。国人所表现出的对“武林大会”的高度关注,必将强化国人对中国武术的再认识,进而唤起国人的参与意识。

  “关注拳种”的“武林大会”对于中国武术的全面继承无疑会起到核心推动力的作用。当下流行的所谓武术已经被一色化,而“武林大会”提出以“拳种流派”为核心的出发点是对武术的尊敬,是在追求让更多的受众重新认识中国武术的深邃内涵。应该说,“武林大会”的登场是中国武术发展真正找回自我的一种全新的尝试。

  擂台比赛形式的强化有利于武术教育过程中榜样力量的形成。中国武术也曾经拥有霍元甲、蔡龙云、李小龙……而今,缺少媒体关注的武术不拥有标志性的榜样人物,也因此失去崇拜者、效仿者和追随者。“武林大会”所采取的擂台比武方式对于中国武术的榜样塑造是具有强化效率的。

  此外,关注武术是央视体育传媒追求世界独一性的最佳选择。从世界各国体育电视的传播状况来看,美国的橄榄球、日本的空手道、泰国的泰拳尽管都不是奥运会项目,但他们都在本民族范围内拥有良好的社会基础,也因此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争相抢购的品牌节目。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武林大会”开播仅5个月就受到欧美、韩国等国外电视传媒的高度关注,这是一个有力的佐证,武术与电视的联姻必定成为中国体育电视的品牌。

  我们也应该看到,只有从问题意识出发,才可增加和提高“武林大会”对中国武术传播的价值和功劳。节目以“还原真实武林,传承功夫精髓”为宗旨应该是无可厚非,但长期展示出来的技击、搏杀的价值取向和坚持中国武术技击价值的传播,必然会对青少年形成一种“武术是用来打人的一种技术”的认识。诚若如此,“武林大会”的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初衷就不能得到实现。所以,以传播不同拳种流派文化的“武林大会”更应该对这个平台上展示什么、弘扬什么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多一些历史的追溯、流派先辈们爱国主义故事的讲述以及技术风格的展示,应该成为选择“拳种流派”传播的主要内容。

  应当看到,“武林大会”借助于央视这个巨大的传播平台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武术积攒了大量的人气,扩大了中国武术的受众群体和影响力。但我们能否简单地套用对西方体育文化的传播模式和文化研究的理论来衡量和预测中国武术的走向呢?这是我们在赞叹武林大会的同时所必需保留的一丝担忧。武术文化有着自身的特点,最佳的传播效果不表现在外在的技击形式上,它是一个典型的过程传播,是一个需要传播主体和客体共同在这一过程中感受、领略、体悟,才可全面获得其要义的过程文化。所以,“武林大会”要从更宽广的精神层面去挖掘武术,在传播中加大文化这个变量,充分利用央视的巨大传播资源去挖掘、阐释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王岗江苏淮阴学院体育部许小琴

  此文为“继承传统面向未来”《武林大会》论文大赛一等奖(节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李宁iRUN跑步俱乐部 NBA本赛季谁是最佳MVP
李宁大篷车行至鄂尔多斯 感受草原小英雄的运动热情
李宁3+1篮球挑战赛火热报名中 抢看李宁驭帅5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