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体坛周报:北京奥运场馆的启示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10:20 体坛周报
《纽约客》是美国知识界的最富影响力的杂志,曾有评价说“它早已成为美国人社会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原文长达3页,以下是全文节选。 要理解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的意义究竟有多重要,你只需要看一看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地点。就如巴黎的罗浮宫、杜勒里宫、凯旋门和香榭丽舍大街的布局风格一样,自600年前开始,北京的主要建筑通常就沿着其南北中轴线对称坐落,中心就是昔日帝王之所故宫。如果说天安门广场是毛时代自力更生政策的纪念碑,那么,现在,天安门广场往北10英里,奥林匹克公园正清晰地宣读着这个世界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的全球化野心。 奥林匹克公园里至少有两个建筑,国家体育场及国家水上中心,是这个星球上最具创意的建筑之一,有着惊人的想象力及工程量,这个世界极少有国家有此勇气和经费去尝试。中国现在有能力二者兼得。国家体育场“鸟巢”的设计师告诉记者,鸟巢工地上最多时有9000工人同时在施工。尽管中国蓬勃的经济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出口,但为了奥运会,这个国家还是不惜从世界各地进口材料以完成这些建筑,而不是追求展示国产能力。 事实上,除了“鸟巢”的红色装饰,北京奥运会的工程很少加入中国传统元素。奥运工程的规模和野心,必须没有任何偏颇地体现国家的自豪感,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中国对使用类似“国际流行的奢华现代主义”这样在迪拜、SOHO城、斯图加特等处随处可见的东西,来体现他们的这种自豪感感到满意——此类建筑有令人眩目的复杂电脑设计,会运用大量时尚材料。其发出的信息很清晰:任何你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 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是在修缮了的雅典古竞技场进行,游泳比赛是在爱琴海中进行。第2届巴黎奥运会,甚至根本没有体育场,田径比赛在城市街道和布洛涅森林公园的草皮上进行——因为法国人不舍得在他们的草皮上开条跑道,游泳选手则需要与塞纳河的激流搏斗。直到1906年,维苏威火山喷发让罗马举办1908年奥运会的希望破灭,英国人将意大利人的不幸看作是一次机会,许诺建造一个可容纳11.5万人的体育场,从而争得了奥运会举办权,开创了城市以承诺建造豪华体育设施来竞争奥运会举办权的先例。直到1936年奢侈的柏林奥运会,纳粹当局将建筑炫耀看得比金牌同样重要,将本来好好的体育场推倒重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建了一个130英亩的奥运村,德国版图上有140座与奥运会有关的建筑。 二战后各奥运东道国避免了这种过度铺张,但他们仍将奥运会看作是他们夺取建筑金牌的机会之一:1960年罗马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圆顶,1964年东京奥运会体育馆的悬索和雕塑,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带顶篷的体育场,1992年巴塞罗那专为奥运会设计的电视塔,都是这样的例子——至今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电视塔仍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然而巴塞罗那奥运会也开启了奥运会场馆建设的新时代,他们更强调体育场馆建设本身与这座城市其他部分的和谐。巴塞罗那将奥运会看作改善滨海环境的机会,设计了一系列的公园、喷泉、公共雕塑等,至今仍吸引着无数游客。自那之后,各举办城市都将奥运会看作提升市政建设水平的机会。 2012年伦敦奥运会将此观念更深一步。尽管伦敦也有水上中心这样的经典建筑计划,但他们并没有建筑雄心,其奥林匹克主体育场计划也不会与“鸟巢”比高低。伦敦奥组委顾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建筑和城市学教授里基·伯德特告诉记者,伦敦认为他们没必要通过壮观的奥运会建筑来证明自己,“我们最大的争议在于是否建造这么一个体育场。我们对这些建筑可能给这座城市带来的社会及文化影响更感兴趣。”英国政府计划投资大约190亿美元在伦敦东区建一个奥林匹克会场,奥运会后这地方大部分将变为公园,并将通过出售周边地产收回政府投资。 北京明显有它自己的计划。几乎大部分场馆都在追求现代化,没有被那些过时的东西拖累手脚。这是一届象征意义大于理性城市规划的奥运会。根据传统,当局希望将场馆放在中轴线上,但中标奥林匹克公园工程设计的萨萨基公司说服当局,称应该紧跟21世纪的潮流,以人为本,从而将“鸟巢”和“水立方”分居东西,中轴是供人行走的过道。在奥运会后,这些场馆都将根据需要另作用途改造,比如说水立方的2/3座席会被拆掉,看台顶层会改建为多功能厅。 主管奥林匹克公园工程的萨萨基公司设计师皮耶普尔茨说:“你是在建造一座城市,而非一个仅对其16天时间里的表现感兴趣的空间大制作。”无论如何,中国为奥运会所建造的奥运会场馆是否成功,并非是以其奥运会期间看起来是否恢宏,而是以其奥运会后能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改变作为最终衡量尺度。江寒/编译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