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华网: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09:31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潘革平

  2008年花样滑冰世锦赛扣人心弦的双人自由滑比赛19日晚在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结束。一天前创造了双人滑短节目历史最好成绩的中国名将张丹/张昊以123.46分获得自由滑比赛第三名,并以总成绩197.82分获得了该项目的银牌。

  获得该项目冠军的是德国的萨弗钦科/索尔科维。在当晚的自由滑比赛中,两人在单人跳跃时都出现了严重失误,其中包括一次摔倒,但依然获得了130.86分的高分,不得不令人对裁判提出质疑。佟健赛后对记者说,由于裁判对他们两个跳跃的打压,使他们在自由滑比赛中的得分少了10分。张昊也认为当天晚上自己的得分“有些偏低”。

  对此,中国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姚滨似乎早有预见。在他的“全球个人官方网站”上,姚滨就曾放言:“裁判打分‘潜规则’,世锦赛前景难预测。”在文章中,姚滨这样说:“花样滑冰是欧美人的传统领地,不管裁判打分存在潜规则也好,还是有暗流在里面也好,反正对于裁判的打分标准我是一直没弄懂。长期以来一直如此。没办法,谁让制定规则的是人家,而裁判里又没有中国人呢!”

  放眼望去,我国体育健儿受裁判之“伤”的例子俯拾皆是:1988年奥运会,裁判在众目睽睽之下,硬是把熊倪的金牌挂在了洛加尼斯的脖子上。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由于裁判至少8次明显的误判,中国男子花剑队42:45不敌意大利队,再次屈居亚军。

  再比如,不管NBA的裁判承认不承认,他们骨子里还是容忍不了一个黄种人在NBA的球场上具有统治力。所以一有身体接触,哨子就吹向姚明了。

  ……

  也许有人会说,花样滑冰与体操、跳水等项目一样,都需要靠“软标准”来分出高下,难免出现争议。我们要怪就怪这些“软标准”,而不能无谓指责裁判的不公。此话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如果说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裁判“潜规则”令人无可奈何的话,那么针对某个国家的优势项目而公然修改规则的做法就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了。德国的萨弗钦科/索尔科维组合是国际滑联力捧的欧洲选手,被认定为欧洲冲击中国双人滑垄断的利器。在国际滑联最近的一次规则修改中,他们的动作难度由三级提高到了四级。

  裁判不公与使用兴奋剂一样,被认为是国际体坛的两大毒瘤。国际体坛正在努力铲除这两大毒瘤。如今,反兴奋剂的举措已有很多,惩治的力度越来越大,相比之下,杜绝裁判不公的措施较少。显然,这需要相关体育组织付出更多的努力。(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