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跳出法兰西的窗口--法国媒体报奥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3月06日10:17  体坛周报

  本报驻巴黎记者赵威述评

  奥运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止是一个体育盛会,而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大家,尤其是外国人都能看到些什么呢?看了这两年法国媒体对于中国奥运的报道,我个人的感觉是,这就像盲人摸象,每个人都看到了一个部分,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清楚地俯瞰全貌。

  言论自由是法国宪法规定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法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地方。既然是自由,那么,风肯定不是朝着一个方向吹。

  对于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也同样如此,比较有代表性的,有SPORT杂志这样“北京稳超胜券”这样积极的报道,也有著名的费加罗报对于北京奥运会的种种隐忧和担心。作为一个综合性报纸,费加罗报在对于中国奥运的报道中,更关注于奥运会对于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也就不可避免地重弹了人权问题,言论自由和西藏问题这样西方人眼中的老调。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的是,在西方舆论的两大阵地中,法国和法国所代表的欧洲大陆和美国媒体有着不同的风格。美国人更重视实证,而法国人则毫不掩饰自己在报道中的主观色彩,当然了,这些主观色彩是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的。不过,就算是同样一个事实,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所谓见仁见智。在对待中国奥运上,有些报刊充满了崇仰和期待,另一些就恨不得以拒绝参赛为快。

  这也是法国人的一个传统。这就像他们因为一点点缘由就可以罢工游行一样。早在1998年世界杯期间,著名的队报就曾经和当时的法国队主帅雅凯闹得不可开交。有趣的是,同样隶属于队报系的足球专业杂志《法国足球》却和雅凯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夺得世界杯的第二天,雅凯还专门邀请这家杂志的主编和记者在法兰西大球场和他一起庆祝和回味这样一次历史性的胜利。

  毫无疑问,法国人对于中国奥运的关注带着他们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惯的烙印,也带着他们个性鲜明的感情色彩。所以,我们甚至在同样一家报纸上,听到颂扬和诋毁的两种声音。而这两种声音可能出自同样一个事实的依据。比如,他们可以在惊叹中国体育场馆建设的现代化的同时,感叹中国的贫富差距,可以在仰慕中国体育崛起的同时,叹息中国运动员的艰辛和投入的巨大成本。

  无论是悦耳的还是逆耳的声音,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固有的逻辑和视角之外的声音,都有它们存在的意义。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有很多我们则可以一笑置之。法国人是一个喜欢发表看法的民族,喜欢探讨是非的民族,无论是对于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的奥运,还是近在咫尺的地区换届选举,他们的看法都因人而异,五花八门。如果从法国文化来说,这些因为窗口里面的世界而衍生的世界共同组成了全部的风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