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陆川:高快双塔孰优劣--中国女排副攻辩证法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12:19  中国排协

  随着赵蕊蕊的成功复出,中国女排在副攻线上的实力大增。不过赵蕊蕊和薛明的“双塔”组合与全盛时期的中国女排在2003年世界杯上赵蕊蕊与刘亚男“高快”结合无论从身高条件还是整体技术打法上均存在很大不同。“双塔”与“高快”相比孰优孰劣?“双塔”如何发挥最大功效?不足还有哪些?这些都是今年中国女排在副攻线上的要掌握好的一个“辩证法”课题。

  1米97的赵蕊蕊和1米93的薛明组成了中国女排历史上最高的副攻线。而以往中国女排副攻线所配备的两名队员一般都是高快结合,比如2003年世界杯上的赵蕊蕊与刘亚男组合,以及张萍与陈静组合都是这种特点。其中高个副攻一般负责高点进攻,力量性强攻和拦网等,矮个副攻则以快速见长。2003年世界杯赛上,中国女排刘亚男和赵蕊蕊这对高快结合的副攻配合充分发挥了最大效能。赵蕊蕊也成为当次比赛中的最佳扣球手。

  而目前的中国女排,薛明和赵蕊蕊的“双塔”组合打破了中国女排以往副攻线“高快”结合的人员配备特点。从个人技术特点上看,赵蕊蕊与薛明不仅身高均超过1米90以上,而且两人的打法也有不少比如拦网好,进攻点高等相似之处。而且在进一步加强力量之后,薛明的扣球强度有了明显提高。可以说,在进攻和拦网方面,目前赵蕊蕊和薛明只要保持良好的状态,这个“双塔”组合决不逊色与当年的“高快”组合。

  “双塔”组合对于中国女排提高网前的实力有很大帮助。在拦网方面,往往保持前排有一个1米90以上高度的副攻选手,对于对手的进攻是一个极大的威慑。而复出之后的赵蕊蕊在进攻中除了亲自得分之外,她的另外一大作用就是牵制对手的进攻。在与古巴队的比赛中,我们能够看到只要赵蕊蕊在前排,古巴队一般均会安排两名防守队员盯防她,这样一来就给了接应位置更多的扣球空档。所以周苏红在热身赛进攻方面的良好表现,与赵蕊蕊所起到的牵制作用是分不开的。不过进攻打法相似也造成了双塔在进攻时难以同时发威的局面。比如本次热身赛中中国女排与古巴女排的第一场较量时,赵蕊蕊得到14分,并包括5个拦网得分;而薛明当场比赛只有一个拦网得分,进攻得分与赵蕊蕊相比也相差明显。其中很大原因并非薛明的状态不佳,而是由于两人技术特点相似,在进攻中不少机会二传更多地分配给赵蕊蕊所导致的。

  “双塔”所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一传方面的保障。赵蕊蕊的高调回归,对中国队增强实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比赛来看由于两个副攻轮换到后排时不得不由自由人替换,而假如一传被破坏,便可能令中国女排整套进攻体系瘫痪。所以在与古巴队的比赛中,陈忠和除了利用自由人换副攻外,还曾尝试用刘亚男替换赵蕊蕊或薛明来保障后排一传。可以说,如果希望“双塔”能够发挥最大功效,则必须要有良好的一传作为保证。解决好这个矛盾问题,中国女排的副攻线就基本没有问题了。(陆川)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