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为谁而战 不由体育决定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10:37  体坛周报

  对我而言,我的父亲是斯洛文尼亚人,母亲是塞尔维亚人,而我,一直为南斯拉夫体育着迷。11岁那年,我哀求母亲让我看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手球比赛决赛,南斯拉夫夺得了最终的金牌。4年后的蒙特利尔奥运会,我在一个笔记本上记下了所有南斯拉夫运动员的成绩,并且为这些成绩而骄傲。在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上,我为南斯拉夫队夺得跳台滑雪团体赛银牌而高兴,此时,谁会去关心那四个运动员全部来自斯洛文尼亚呢?对我而言,他们来自南斯拉夫,我已经逝去的祖国。

  但是如今,南斯拉夫已经四分五裂,不复存在。有人说,前南的分裂对这个曾有2000万人口的体育大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也有人说, 解体后的新生国家亦有所收获,因为,“现在选手们终于知道他们在代表哪个国家比赛”。

  现实可能在于两者之间。也许现在克罗地亚的足球、篮球、手球运动员会比当年代表南斯拉夫参赛时更高兴;也许西南部的水球选手更乐意在独立的黑山国旗下比赛;斯洛文尼亚的高山滑雪选手和射手们更愿意为斯洛文尼亚摘金夺银。但是,对于大部分曾经代表南斯拉夫参赛的运动员来说,国籍并不是团队精神的主角。如今,在塞尔维亚,甚至其他某些前南国家,这一看法才是主流。

  如果要分析前南分裂对体育的影响,我想,首先来比较一下分裂前后的奥运会夺牌情况,因为这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实力的最普遍的准绳。在分裂前最后参加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南斯拉夫一共夺得3金4银5铜,而12年后的悉尼奥运会,前南成员国中,斯洛文尼亚2金,塞黑1金1银1铜,克罗地亚1金1铜;四年后的雅典,前南国家一共夺得11枚奖牌,克罗地亚1金2银2铜,斯洛文尼亚1银3铜,塞黑2银。可以说,作为一个整体或者分裂成独立国家,成绩基本维持不变。

  而对于体育来说,分裂所带来的冲击也分为两面。最大的好处就是“钥匙现象”消失了。所谓“钥匙现象”就是政客和媒体对于运动员成分的影响,特别是某些多人的团队项目。以足球为例,当教练员选择世界杯或是欧锦赛的22人大名单时,如果10人来自塞尔维亚,8人来自克罗地亚,4人来自波黑,那这样的名单决不可能通过。他必须从其他加盟共和国选择队员。然而分裂后,当各个国家的种族相对单一之后,质量就成为唯一的选择标准。

  另外,可能对于塞尔维亚或是克罗地亚的运动员来说,他们确实受了所谓的爱国情结的影响:为单纯的塞尔维亚或克罗地亚比赛,而不是为多民族的南斯拉夫——一个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人造的、脆弱的,却度过了72年(1919-1991)岁月的国家。而事实也是这样,分裂出的国家为能够作为单一国家参加国际比赛而无比兴奋,好比在98年法国世界杯上,当克罗地亚最终夺得第三名后,队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穿的印有“Proud to be Croat”(为作为克罗地亚人而骄傲)字样的T恤。

  至于负面影响,首先,对于基于俱乐部级别的项目,原来的一个联赛不得不分裂成6个,或7个(新近宣布独立的科索沃)。当年在同一级别联赛的竞争对手不得不改而去面对质量差了很多对手,比赛质量和竞争力自然会大幅下降。以足球为例,1991年冠军杯得主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如今甚至不能在冠军杯小组赛中出线。篮球和手球的结局也是一样,曾经的欧洲冠军,如今却只能为尽量维持水平而奋斗。

  就国家队而言,部分独立后国家确实取得过成功,好比克罗地亚的手球和水球,塞黑的篮球、排球和水球。但我们不难想象,如果以这些顶尖队员组成一支队伍会在国际赛场上多么叱咤风云。要知道,在男篮欧锦赛最后的决赛圈中,有5支前南国家队,或者说足球,法国世界杯有南联盟和克罗地亚,韩日世界杯上也有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

  当然,没人问过这些运动员,他们是否介意为一个国家比赛,或者更乐意代表分裂开的各个国家。决定不由他们,而是来自政客和新的世界秩序。魏力/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