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华网:民族运动会的精彩节目能否长演不衰?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19:00  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11月17日电(记者陈鹏 张泽远)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各代表团选送的表演项目无一不是令人击节赞叹、荡气回肠的少数民族文化精品。那么,当很多地方在抱怨少数民族文化继承乏人的同时,能否将这些节目保留下去,或结合当地旅游发展走一条更便捷的传承之路,以鼓励更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加深对自身文化的赞许和认同?

  本届运动会上,各地选送的节目都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打磨与遴选才最终“鏖战广州”,于是我们看到的几乎个个是精品:竞技类充分表现民俗风情、综合类高度概括歌舞精髓、健身操类激情展示民族风采、技巧类与高难度杂技难分伯仲。四类节目深刻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

  从现场潮水般的掌声和赞叹声中,我们能体会到这些节目的稀缺和惊艳,更能切身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无法言喻的感染力。本届比赛中荣膺多项金奖的云南代表团不少演员告诉记者,虽然各个得奖节目大多是依托一个地州专业艺术团队为班底,再从全省抽调部分精兵强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打造出来的,但在毕其功于一役之后,部分节目极有可能面临赛时精彩绝伦、赛后束之高阁的危险,这实在令人扼腕!比如上一届云南的《吹枪》、《小木匠走梁》、《抢喜酒》等等8个金奖节目,今天还能看到几个?

  很多热心的广州观众建议,一方面,这些精彩节目完全可以作为各地各民族歌舞团、剧团的经典节目予以保留,长演长新,“因为它们浑身散发着泥土的气息,与少数民族自己的生活是如此的贴近!”另一方面,目前少数民族文化也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如藏族歌舞、东巴造纸、纳西族古乐都在旅游经济的推动下重获生机,相比之下,这些获奖节目进入市场不是不可能――正如云南丽江的《丽水金沙》、西双版纳的《梦巴拉纳西》这样的民族原生态歌舞就是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一举成为最著名的驻场演出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民族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丽水金沙》上演以来迄今演出了3000多场,几乎场场爆满,在创造全国精品旅游晚会奇迹的同时,也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歌舞的传承者,他们时刻都为自己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一员、是《丽水金沙》的一员而深感骄傲。

  业内普遍表示,本届运动会上的表演项目比之《丽水金沙》、《梦巴拉纳西》、《蝴蝶之梦》等著名晚会并不逊色多少,像广东的踢花键就完全可以作为驻场表演在中山市扎根;河南回族的《武术》、云南佤族的《健身操》、《舂新米》、陕西的《抖空竹》等等精彩节目都当然也能在各地的演出市场上找到位置;如果走入市场还欠缺条件,那也可尝试通过当地歌舞团进行长期公益性或驻场营利性表演走近观众,走进当地少数民族的内心。

  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激发他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与认同,而这些获奖作品无疑可在其中担当关键角色,进而向下渗透,演变为少数民族新的民俗或新的文化样式,使少数民族文化之河绵延不绝、奔涌不息――获奖之后如何做,怎么做?这也是本届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的一大困惑,它理应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