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体育报:中超拿什么呵护球迷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11:18  中国体育报

  全球变暖的影响让现代人类对未来充满着忧患意识,这也许是为数不多的由于升温而使大家更加冷静的例子。相反,现代人对于热度不断提高的事物总是充满着冲动,“热”的东西是这个火热年代最具有吸引力的。中国的房地产、股市已经热到了一个烫手的温度了,但很多楼盘还是有人在彻夜排队等号;股市在漫漫熊市后一飞冲天,大盘指数已经到了很多人做梦都不敢想的高位了,但股市开户连续8天日超10万。即使前几年门可罗雀的中超球场,在这个暖暖的季节里也一扫颓势,不仅结束了没人出钱冠名的尴尬,还把早已心灰意冷的球迷拉回了观众席,仅仅三轮便卖出了30多万张球票。

  很多乐观的人在联赛首轮,面对赛场的火爆、球迷的热情和一场进7个球的比分,兴奋地高呼:中超的春天到了!的确,相对于前几年的惨不忍睹,这样的开局的确是一个春天。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讲,这也完全符合客观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波峰和波谷,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某个阶段——中超联赛从诞生就在谷底,也该振作一把了。然而,我们更愿意将这个“春天到来”的消息当作一个心愿或者一个祝福。因为,球市回暖、赛事冠名、进球数这些指标当然可以反映一个赛事的景气指数,但更重要的一些指标却被忽视了,技战术水平、对抗性等这些足球本身的东西被关注的并不多。也许

中国足球人都知道提高困难,不如转移焦点。所以,在前几轮的比赛中,球迷看到更多的仍然是那些粗糙的球场、粗糙的技术、粗糙的对抗。

  从中国足球进入职业化一开始就看甲A联赛的一些老资历的球迷常常会怀念1995、1996赛季,说那时候的甲A是中国足坛一个太美的梦:技术说不上完美,可是真刀真枪的拼杀,比现在的球员秀丽得多的脚法,不输国际球星的精彩进球。再看现在中超,没有人敢保证它已经在足球运动上“超”出了当年的甲A,虽然名字有“超”,但“超”在汉语里也不是仅仅用来搭配美好。在电视传媒先进、可选赛事日益增多的时代,低水平甚至没水平的比赛也能操弄得热热闹闹,但不可能一直这么热闹下去。

  纯粹的球迷要欣赏足球比赛也许大多不会选择中超赛场,看热闹或者纯粹出于家乡情节而去比赛现场看球的球迷向来就不是一个小数。不过在足协将俱乐部主场观众上座率与中超公司给俱乐部的年底分红挂上钩后,吸引或者促使观众进场的是不是还有其他与足球无关的因素?而一个跨度大半年的漫长联赛,维持住这部分观众的热情和好奇最重要的还是比赛本身——结果和过程,结果必须是公正和不可预测的、过程必须是跌宕起伏和不沉闷的。长期困扰中国足球联赛的假球、黑哨、

赌球等毒瘤是否真的根除?在面对这些仍然可能爆发的危机前管理者有无应对准备?

  英格兰、

意大利那些老牌足球强国有很多几代延续的家族式球迷,很多球队有固定的拥趸,不愁没有人看。但中国联赛和球队的历史决定了我们的俱乐部没有这样的球迷,很多人的热情和兴趣是脆弱的。大家更多的是一个消费者,如果他得不到消费的快乐和满足,他们不会再来。前几年其实已经很好的印证了这个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吃了大亏的其实不是某个协会、某个俱乐部,而是中国足球运动。

  如果这些吃过多次的“堑”还没有增加我们的“智”,那么,春天过后也许不是火热的夏天,而是更寒冷的冬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87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