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公孙小白:挺进前八又如何?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11:03 扬子体育报《篮霸周刊》

  72比119,净负对手47分。从宏观的战略角度来看,中国女篮的世锦赛首战结果完全可以被接受。正如赛后球队管理层“满意队员表现”的表态,惨败实力强劲的美国队并不会影响女篮的出线“大业”。

  从未怀疑主帅马赫在内的教练组那份满意的真实性,战前甚至分组揭晓后尼日利亚就成为众人眼中唯一对手的境况下,美国和俄罗斯“陪练”的地位就已注定。将世界一流强
队形容成中国女篮的陪练显然有些造次,但这的确是女篮上下共同的行为准则——“出线篮球”或者说“锦标篮球”的蛊惑下,成绩永远凌驾于一切之上。

  

男篮6秒绝杀斯洛文尼亚的“梦幻”一幕犹在眼前,可后来面对希腊又是怎样的窘境?不敢挑战球王贝利的“乌鸦”成色为女篮的世锦赛前景描摹上男篮一般的色调,但是,当我们“众志成城”地将对阵美国、对阵俄罗斯等强队的实战机会简单地异化成为击败尼日利亚而进行的阵容磨合、人员调配方面的试验,我们又能从强队身上学到什么?

  有男篮输给西班牙47分的先例在前,女篮的失利算不得一败涂地。换一个视角,老祖宗们早已无数次证明,从失败痛楚中汲取的教训是再好不过的改进继而提高的催化剂。然而,当一支抱定出线目标的球队决绝地将另一支球队树立为事关出线与否的首要敌人,自觉不自觉间,不与主要对手之外的其他队伍过多纠缠就成为基本共识。

  不想堆砌消极、懈怠之类的辞藻,那有碍观瞻,更与奔流不息的“出线”论大相径庭。国家级运动队上佳成绩对国人自信心甚至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作用显而易见,但当成绩成为某些人的唯一标尺,运动项目偏离正轨也就无法阻滞。不客气地说,中国篮球人在“游戏还是战斗”的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

  游戏还是战斗?我相信,在中国女篮完败美国的当口,很多人学着哈姆雷特的口气自我审视了一番。当然,与哈姆雷特的庄严肃穆不同,这种审视更多的包含玩笑意味。请允许我用“戏谑”二字为那些言之凿凿、振聋发聩的文字定位。在放眼长远、着眼08、锻炼队伍的自我标榜下汩汩而出的深含理解、包容、期待元素的言论比周星星同学的经典台词来得更加

无厘头——难道我们的眼中仅仅只有“出线”二字?

  62年前,约翰·赫依津哈就游戏和战斗如何抉择给出了答案。搞笑的是,62年之后,很多人依旧在这个问题上游移着、迷茫着。不想败了某些人的兴,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畅想前八。只是,挺进前八又能如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00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